收录总汇

2019年 第37卷

2018年 第36卷

2017年 第35卷

2016年 第34卷

2015年 第33卷

2014年 第32卷

2013年 第31卷

2012年 第30卷

2011年 第29卷

2010年 第28卷

2009年 第27卷

2008年 第26卷

2007年 第25卷

2006年 第24卷

2005年 第23卷

2004年 第22卷

2003年 第21卷

你的位置:首 页干旱气象期刊

刊物简介

  《干旱气象》原名《甘肃气象》,《甘肃气象》是由甘肃省气象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科技期刊,创刊于1958 年,1962年停刊,1982年复刊,1995年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2003年《甘肃气象》正式更名为《干旱气象》, 主办单位变更为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主管单位为中国气象局。2011年《干旱气象》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2014年《干旱气象》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2003年起《干旱气象》对办刊原则做了大的调整,突出强调专业性及学术性,期刊定位为我国干旱气象领域科学研究进展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反映有关干旱气象监测、预测和评估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展示干旱气象整体研究和应用水平,面向所有干旱、半干旱区,面向全国及全球,旨在成为干旱气象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前沿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2015年《干旱气象》核心影响因子1.523,在所有核心期刊中排名77,2014年为1.597,排名58,2013年1.417,排名57,虽稍有下降,但在大气科学类18种核心期刊中连续三年排名前五。
  《干旱气象》主要刊载干旱气象及相关领域有一定创造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简评,国内外干旱气象研究发展动态综合评述、学术争鸣及相关学术活动。具体包括国内外重大干旱事件分析、全球及干旱区气候变化、干旱气象灾害评估及对策研究、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农业与气象、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应用等。辟有研究论文、短论、综合评述、业务技术应用、学术争鸣等栏目。
  《干旱气象》为干旱气象学研究及相关领域(气象、水文、生态、地理、环境等)的广大科研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读者对象为从事干旱气象、气象、水文、生态、地理、环境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业务人员以及相关高等院校师生。
  《干旱气象》将优先刊登干旱气象领域有一定创造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简评等文章,稿件一经录用,将在3个月之内优先刊出。
  《干旱气象》每期文章在期刊网站(http://www.ghqx.org.cn)及“中国干旱气象网”( http://www.chinaam.com.cn)上可以免费全文阅读。  
  《干旱气象》先后被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QVIP)、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台湾华谊线上图书馆、教育阅读网全文收录。2013年《干旱气象》纳入资源环境科技期刊集群(LoRES),2014年《干旱气象》成为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China Open Access Journals, COAJ)收录期刊。
  《干旱气象》2010年建成期刊网站,每期文章在期刊网站及“中国干旱气象网”
(http://www.chinaam.com.cn)上实现免费全文开放阅读。

主管主办信息

主办:甘肃省气象局
主编:鲍 文 中
编辑:《干旱气象》编辑委员会
   (兰州市东岗东路2070号,730020)

联系信息

《干旱气象》编辑部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东岗东路2070号,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邮政编码:730020
电话:(0931)2402270
电子信箱:ghs_ghqx@sina.com

发行信息

印刷:甘肃彩虹印刷有限公司
发行:公开发行
中国标准刊号:ISSN 1006-7639 CN62-1175/P

编 委 会

《干旱气象》第三届编审委员会
顾问:丑纪范  吴国雄  伍荣生  丁一汇
主编:鲍文中
副主编:张  强  王式功  吕世华  李耀辉
编委名单(按照姓氏笔画排序)
马耀明 马柱国 马鹏里 文  军 王澄海  王继和 王劲松  
王润元 韦志刚 邓振镛 牛静萍 牛俊义  尹 东  田文寿  
白虎志 孙国武 刘晓东 刘黎平 刘  静  何  清  李 新   
李锋瑞 李栋梁 李跃清 李凤霞 陈添宇  范广洲  张国珍
张宏升 张  勃 张  镭  张存杰 张玉书 杨兴国  林  纾
赵庆云 罗哲贤 胡泽勇  郭  铌  姚玉璧 高世铭 董治宝 
董安祥 魏文寿
海外编委:Feifei Jin  Huqiang Zhang  Zhaoxia Pu  Charles P.-A. Bourque  Paul H.Whitfield
编辑:《干旱气象》编辑部

征稿简则

   《干旱气象》主要刊载干旱气象及相关领域学科有一定创造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简评,国内外干旱气象发展动态综合评述、学术争鸣以及相关学术活动。
   具体包括:国内外重大干旱事件分析、全球及干旱区气候变化、干旱气象灾害评估及对策研究、水文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农业与气象、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的应用等。本刊还免费刊载干旱气象研究成果、研究报道、学术活动、会议消息等。
1  来稿要求
1.1 来稿要求论点明确,主题突出,数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文责自负。全文以6000字左右为宜(排版后不超过6页)。全文须包括题目(不超过20个汉字),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约300个汉字左右)、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等。为促进国际交流,请附论文的英文题目、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图表要求中英文对照。第一作者的性别、出身年月、籍贯、学位及职称和主要研究领域,以及基金资助项目请在首页脚注中标明。
1.2 文内附图一般不超过6幅,图像分辨率不低于600 dpi。图须用计算机绘制,请用Photoshop, Coredraw, Excel等软件进行处理,要求线条均匀清晰,易于分辨;彩图要求色彩丰富,层次分明。图框下注明中、英文图号、图题和图注。横、纵坐标需标明物理量及其单位,格式为:物理量/单位,如降水量/mm。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件,请按地图出版社最新标准地图绘制,全国地图要有南海诸岛、钓鱼岛。在插图中,半栏图不超过75 mm, 通栏图不超过150 mm, 图件中的文字为宋6号字。
1.3 表格随文排,请用三线表格式。 中、英文表题应居中排于表格正文之上,表注置于表格正文之下,表内各栏目中的物理量后注明相应的单位。
1.4 来稿请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废止的计量单位请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如亩换算成公顷(hm2)。
1.5论文中参考文献应尽可能引用近5年内的主要相关文献,引用文献资料要认真核实。文献作者一般只列前3名,作者之间用“,”隔开,3人以上后加“,等”或“,et al”。英文文献中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如:T.R.Oke的文献著录为;Oke T R。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照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有关规定,文后参考文献按以下著录格式著录:
(1) 著作类:[序号]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2) 期刊类:[序号] 作者. 文献题名[J]. 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3) 论文集:[序号] 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C]// 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 文献题名[D]. 保存地点: 授予单位,年份.
(5) 报纸:[序号] 作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6) 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 文献题名.出处或网址,发表或更新/引用日期.
2投稿须知
2.1 来稿必须是作者未发表过的原创作品,本刊拒绝一稿多投。
2.2请用电子版投稿至《干旱气象》编辑部,E-mail: ghs_ghqx@sina.com;或者通过本刊网站(http://www.ghqx.org.cn)投稿,同一作者只需注册一次,记住登录名和口令;如忘记口令可以从网站上 “找回口令”。
2.3全文篇幅在6000字以内,特别优秀的稿件篇幅可放宽。来稿时请提供作者姓名、单位、地址、邮编及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并建议作者提供3~5名审稿专家(注明其职称、研究领域、单位和E-mail地址)。
2.4本刊有严格的审稿制度,稿件经专家审阅、由编委会讨论定稿。如稿件不予录用,本刊概不退稿,来稿2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书,作者可自行处理。若来稿审阅通过,返修后作者应尽快将修改稿以电子文档形式返回《干旱气象》编辑部。
2.5 编辑部对录用稿件可作适当文字性和技术性修改与加工,不愿意者请来稿时说明。
2.6 本刊已被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书生网电子期刊、台湾华谊线上图书馆、教育阅读网全文收录,2011年又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来稿一经录用,将同时被光盘版和数据库收录,若不同意收录,请来稿时说明。本刊对刊用稿收取论文版面费,印刷出版后一次性支付稿酬(包括作者文章书面版、光盘和网络版著作权使用费),并赠送2册期刊。
《干旱气象》编辑部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东岗东路2070号,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邮政编码:730020  电话:(0931)2402270  
电子信箱:ghs_ghqx@sina.com
网址: http://www.ghqx.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