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诉旱”说起
旱灾给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老百姓往往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决策者报告旱灾的情形,以求得抗灾胜利或者得到救济。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干旱灾害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方式、地方官员对于这些灾害信息的态度及其产生的效果是大相径庭的。
古代有“报灾”一说。报灾,是指向官府报告灾情,宋代称作“诉灾”。秦汉以来,地方发生灾荒,当地官员都要及时逐级向上报告,直至皇帝。宋代“诉灾”最初没有时间限制,往往是“秋诉夏旱”,或者“冬诉秋旱”,也就是在收割之后再报。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正月,朝廷出台了“诉灾”时限:凡荆湖、江淮、二浙、四川、岭南百姓向官府报告水、旱灾害,夏灾四月三十日、秋灾八月三十日为最后期限。明初时期报告灾情不拘时限,随时可以申报。清朝时则明确要求地方有灾必须及时上报。
对于老百姓的“诉旱”现象,不同的官员有不同的表现。
《宋史》载:“杨仲元第进士,调宛丘主簿。民诉旱,守拒之曰:邑未尝旱,狡事导民而然。仲元白之曰:野无青草,公日宴黄堂,宜不能知,但一出郊可见矣。狡吏非他,仲元也。竟免春税。”官员稳坐庙堂,莺歌燕舞,自然体验不到田野禾苗干旱枯黄的灾情。但如果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田间地头,哪怕只是到郊外看看,也就知道老百姓报告的旱灾是否属实了。
苏轼写过一篇《雩泉记》:“古者谓吁嗟而求雨曰雩。今民吁嗟其所不获,而呻吟其所疾痛,亦多矣。吏有能闻而哀之,答其所求,如常山雩泉之可信而恃者乎!轼以是愧于神,乃作《吁嗟》之诗,以遗东武之民,使歌以祀神而勉吏云。”东坡先生代表的是哀叹民生艰难的“悯农”派。可惜,那时没有人工增雨等先进科技手段,因此,只能边叹息边去向神灵祈祷求雨。
那些无视民间干旱疾苦,以刁民为由欺压百姓的官吏,也不在少数。《旧唐书》里有个故事:时河南寇盗蜂起,王仙芝乱汉南,朝纲不振,而荛自恃清贵,不恤人之疾苦。百姓诉旱,荛指庭树曰:“此尚有叶,何旱之有?”乃笞之,吏民结怨。
当然,民心不可欺。无视灾害信息,不顾百姓安危,终究会受到惩罚。《旧唐书》中记载的崔荛在饥渴难耐时,群众让他喝尿的故事,虽然带有戏谑和讽刺性,但也的确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古代因为缺乏科学,对旱灾不甚了解,加上信息传递缓慢,即使“诉旱”引起官员重视,也可能会因为错失良机导致抗灾难以奏效,所以人们常常用“旱魃”形容旱灾。《说文》:“魃,旱鬼也。”《诗经》孔疏引《神异经》:“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看来,所谓“旱魃”便是古代传说中能造成旱灾的怪物。
当代灾害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官员的抗灾意识自然与古代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是“地球村”时代,信息通过网络、手机等媒介,瞬间就能传递给百姓和官员。气象部门通过遥感、遥测等现代化手段能及时监测到干旱灾情,并能将旱灾信息迅速上报给上级领导,新闻单位则在第一时间将旱灾信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电子显示屏等手段,及时传播到千家万户。气象信息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信息,诚如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所言:“气象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当代社会,依靠发达的气象科学进行监测预报,并使科学信息最快速地为官民所知晓;各级党政官员合理利用气象信息进行应急管理,将“旱魃”发威和肆虐所造成的损失减至最低,“旱魃”这一怪物已经不再那么可怕了。(来源: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