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人才培养干旱气象与灾害硕士点 》正文

干旱气象与灾害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09-04-15 10:24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一、指导思想
      2007年,甘肃省气象局与兰州大学联合申报的“干旱气象与灾害”专业硕士点(以下简称“硕士点”)获得教育部的批准,成为国内唯一一个干旱气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这为干旱气象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构建了重要平台,是干旱气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本硕士学位点的建设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发展,求真务实;共享资源,发挥优势;健全机制,创新管理。努力建设成为师资优良,资源充沛,设施先进的干旱气象及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更多的干旱气象高级专业人才,为推动干旱气象学科发展,提高相关科研和业务支撑能力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建设硕士学位点的具体措施
1.基础条件建设
      在甘肃省气象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下,以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联合培养硕士生的原有条件为基础,在省局现有办公用房中调配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左右的三层办公楼一栋,做为设立干旱气象与灾害硕士点的专用场所,以用于硕士点教师办公,研究生教学培养、食宿、活动等所需。
      通过争取财政部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经费的支持,对硕士点综合办公楼地基加固、房顶修缮、房屋内装修(墙面、地面、门窗、吊顶等)、楼梯及走廊修缮,并对供暖管网、上下水系统、供电线路和通讯网络进行改造。同时对办公楼进行规划设计,改造建设为教师办公室、研究生培养及学习教室、机房、学生食堂、宿舍,以及教学实习和活动场所等。具体设计是:一楼设可供50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食堂1间,容纳15人左右的教室3间、容纳50人左右的教室1间和活动室1间;二楼设教师办公室6间及研究生管理办公室1间,各容纳30台计算机的机房2间,学习讨论室2间;三楼设学生宿舍10间,每间住宿5人,并配设卫生间、淋浴间等。
      购置计算机、投影仪、桌椅等教学办公设备,购置电视机、洗衣机、床、衣柜、电话机、室内体育器材等生活设施,使硕士点基础教学及生活设施条件达到国内一流,能够满足招生规模达到每年10-15人左右的需求,达到研究生硕士点招生的相关要求。
2.教学研究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数量合适质量较高,能够适应干旱气象与灾害硕士点招生规模的研究教学队伍。目前,甘肃省气象局具有兰州大学硕博士导师资格的研究人员有5人,尚不能满足教学研究的需要,还要在从事干旱气象研究业绩成果突出的研究人员中遴选出10人申报获得兰州大学硕士生导师资格,使硕士点导师规模达到15人左右,从而形成一支年富力强、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研究教学队伍。
      研究生导师的遴选条件严格按照兰州大学有关硕士生导师任职资格的规定执行。研究生导师的待遇参照兰州大学和《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研究生及指导老师津贴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定,主要实行课时计费和发放导师津贴相结合的制度。
3.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制定
      在《干旱气象学》等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研究方向和教学实际,补充编写课程教材,规划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训,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三个结合”,即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结合,构建由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实验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群组成的课程体系。此外,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要处理好加强基础和拓宽专业的关系。
4.加强科学研究,密切产、学、研关系
      坚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提高教学的办学方针,充分发挥作为研究院所在科研工作方面的优势,加强科学研究,以研究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科声誉,增强办学实力。利用硕士点建设方良好的科研业务工作氛围,鼓励教师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加强交流合作,强调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密切产、学、研关系,注重以科研项目为牵引,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研究生队伍参与到科研业务工作中,一方面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实际能力,另一方面为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流动研究队伍。同时,强化科研为业务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作用,引导鼓励研究生队伍参与到与业务技术开发有关的研究工作中来。
5.共建双方密切联系,实现资源共享
      在硕士学位点的建设运行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共建双方的办学条件、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完成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在师资队伍、教学经验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负责招生、学籍管理及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等事宜;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相关工作由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负责完成。
6.健全管理模式,加强教学管理
      干旱气象与灾害硕士点的基本运行模式是:研究生的招生、学籍管理、基础课和学位授予均依托兰州大学完成,学位论文及研究培养工作由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负责完成。
      在硕士点设立研究生管理办公室,编制2-3人,专职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及共建双方的联络协调。
      在参照兰州大学研究生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健全完善干旱气象与灾害硕士点有关规章制度。
      加强教学管理体系、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建立起规范的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和机制。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制度。依据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严把教学质量关。定期邀请兰州大学等高校老师以参加专业评估、毕业论文质量检查等形式,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对教学过程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健全和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运行。健全课堂教学、教材选用、实践教学、考试及成绩管理、毕业论文、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
三、硕士点建设的实施及培养经费
      硕士点建设的前期经费投入由甘肃省气象局通过多方进行筹措,日常的研究生培养运转经费由共建双方协商解决。
四、干旱气象与灾害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干旱气象学科培养目标
      干旱气象与灾害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水平综合素质的干旱气象与灾害科学及相关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热爱祖国,自觉遵纪守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坚实的干旱气象与灾害科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好地掌握干旱气象与灾害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技术,了解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动态,培养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相关技术开发工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正确的学术指导思想,能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从事与干旱气象科学有关的研究,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教学、科研、业务和管理工作。
      (3)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查阅专业文献及书刊,能撰写科研论文。
      (4)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解决科学技术难题。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健康。
2.干旱气象学科研究范围
      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业务现代化的需要,紧紧围绕干旱、干旱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等相关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重点开展干旱气象监测与预警研究、干旱气候变化与对策研究和干旱气象灾害研究等三方面的研究。
      (1)干旱监测与预警研究
      干旱监测技术及其业务化研究
      干旱及重大干旱事件的基本事实与特征、成因机理及其预警预测方法研究
      干旱生态与环境特征的遥感监测研究
      干旱半干旱地-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研究
      干旱半干旱区陆面过程参数化及模式发展
      (2)干旱气候变化与对策研究
      干旱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研究
      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基本事实与特征
      气候变化对干旱农业、水资源的影响评估和对策研究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研究
      (3)干旱气象灾害研究
      干旱气象灾害的分布特征、规律及其影响研究
      干旱气象灾害的评估与对策研究
      沙尘暴等主要干旱衍生灾害的发生机理及其监测预警预报技术研究
      沙尘(气溶胶)对气候与环境等影响的研究
3.学习年限和招生
      招生及学籍学位管理依托兰州大学完成。已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职人员及具有同等学力人员,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后,再经复试合格者即可录取。
      学习年限为二年半,第一学年以学位课程为主,在兰州大学授课。新生直接到兰州大学报到、注册、办理选课手续。第二、三学年以科研论文工作为主,在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进行培养。
4.培养方式和要求
      (1)采用课程学习和科研论文工作相结合、导师与导师组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因材施教、教书育人。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努力提高培养质量。
      (2)研究生入学后,导师要根据专业和研究方向,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的学习和论文工作做出具体的安排(包括学位课程、文献阅读、选题范围、学位论文开题、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的撰写等)和规定;学位论文工作一定要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其撰写学位论文时间为一年半,要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时间和质量。
      (3)硕士研究生至少每学期听取5次前沿课题讲座或报告,填写《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答辩前交研究生部审核。
      (4)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分不低于35分,其中,必修课分数不低于25分、选修课分数不低于5分、科研实践分数不低于4分(包括开题报告2分,中期报告1分,学术活动1分)、社会实践分数不低于1分。
      (5)研究生除完成学位课程外,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广泛阅读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和撰写工作。
5.课程设置
      (1)基础理论课
      高等天气动力学、高等大气环境化学、高等大气物理学、计算流体力学、大气资料分析与同化、大气数值模拟、气候动力学、大气边界层研究进展、非线性大气动力学,全球变化。
      (2)专业课
      干旱气象学、中国沙尘暴概论、干旱区陆面过程、大气科学反问题、灾害气象学、大气电学研究进展、大气湍流与扩散、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
      (3)选修课
      全球变化概论、青藏高原气象学、海气相互作用、环境信息系统、大气边界层与湍流扩散数值模拟、气候资源开发应用。
具体课程设置详见干旱气象与灾害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6.毕业、结业与学位
      毕业、结业与学位的要求按兰州大学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执行。
 
干旱气象与灾害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试方式
 
 
 
 
 
 
 
 
 
 
 
 
 
 
 
基础理论课
13212010
高等天气动力学
90
4
1
考试
13212011
高等大气环境化学
54
3
1
考试
13212012
高等大气物理学
54
3
2
考试
13212013
计算流体力学
54
3
1
考试
13212014
高等大气辐射学
54
3
2
考试
13212015
大气资料分析与同化
54
3
2
考试
13212016
大气数值模拟方法
54
3
3
考试
 
气候动力学
 
 
 
 
 
大气边界层研究进展
 
 
 
 
 
全球变化
 
 
 
 
 
 
专业课
 
干旱气象学
54
3
2
考试
 
中国沙尘暴概论
54
3
2
考试
 
干旱区陆面过程
54
3
3
考试
 
大气科学反问题
54
2
3
考试
 
大气电学研究进展
54
3
3
考查
13302048
现代大气探测方法和技术
54
3
3
考试
13302049
干旱气象学进展
54
3
3
考试
13302050
现代天气预报方法和技术
54
3
3
考试
13301054
大气科学中应用计算机软件
54
3
3
考试
 
 
 
 
 
 
 
     13412001
专业外语
36
1
3
考试
 
选修课
公共课按照“兰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公共课教学安排”设置
 
 
专业课
13502032
全球变化概论
54
2
2
考试
13502033
青藏高原气象学
36
2
2
考试
13502034
海气相互作用
36
2
3
考试
13502035
环境信息系统
54
2
2
考试
13502036
大气边界层与湍流扩散数值模拟
54
3
2
考试
13502037
气候资源开发应用
54
2
3
考试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