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发生50年一遇春夏连旱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09-07-13 09:09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中国气象报记者汝凤军报道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以东的乌兰察布市全境、锡盟西部、呼市北部地区旱情十分严重,特别是乌兰察布市还发生了50年一遇的春夏连旱。针对当前旱情,内蒙古气象局正在组织开展各项抗旱工作,7月8日,已向乌兰察布市派出灾情调查与评估工作组。
今年入春以来,乌兰察布市气温高,降水少,农田、草场土壤严重干旱并持续至今,属50年一遇,为重旱至特旱等级。1~6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6.6毫米(历年同期平均107.8毫米,去年同期155.6毫米),为历史上第二个偏少年,6月份降水量20.7毫米,为历史上第二个偏少月(1965年1~6月降水50.5毫米,6月份17.1毫米)。今年当地平均气温3.3℃,比去年同期1.4℃偏高1.9℃,比历年同期1.5℃偏高1.8℃,仅次于历史上1999年的3.4℃,为有气象资料以来的第二个高温年。
截至6月底,干旱已造成当地直接经济损失19.75亿元。全市共有65个乡镇、945个自然村、35万农牧户、120万农牧民受灾,全市十个城镇供水不足,96.33万人、134.8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全市农作物应播面积934万亩,严重受旱面积688.6万亩。草场受旱面积2450万亩,牲畜饲草料缺口52.5万吨。共发生虫害2053.1万亩。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要求乌兰察布市、锡盟和呼和浩特市气象部门要配合当地农牧业部门开展抗旱工作,深入基层,掌握旱情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密切关注天气趋势,做好降水过程预报,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尽量减少旱灾损失。(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今年入春以来,乌兰察布市气温高,降水少,农田、草场土壤严重干旱并持续至今,属50年一遇,为重旱至特旱等级。1~6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6.6毫米(历年同期平均107.8毫米,去年同期155.6毫米),为历史上第二个偏少年,6月份降水量20.7毫米,为历史上第二个偏少月(1965年1~6月降水50.5毫米,6月份17.1毫米)。今年当地平均气温3.3℃,比去年同期1.4℃偏高1.9℃,比历年同期1.5℃偏高1.8℃,仅次于历史上1999年的3.4℃,为有气象资料以来的第二个高温年。
截至6月底,干旱已造成当地直接经济损失19.75亿元。全市共有65个乡镇、945个自然村、35万农牧户、120万农牧民受灾,全市十个城镇供水不足,96.33万人、134.8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全市农作物应播面积934万亩,严重受旱面积688.6万亩。草场受旱面积2450万亩,牲畜饲草料缺口52.5万吨。共发生虫害2053.1万亩。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要求乌兰察布市、锡盟和呼和浩特市气象部门要配合当地农牧业部门开展抗旱工作,深入基层,掌握旱情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密切关注天气趋势,做好降水过程预报,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尽量减少旱灾损失。(来源: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