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干旱气象科普干旱知识 》正文

【抗旱措施】面对旱灾的科学缺失 长期抗旱科研队伍不足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时间:2010-04-07 09:45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西南地区有很多“望天田”,在当地人的头脑里“靠天吃饭”的意识根深蒂固。有的地方水利化程度虽高,但大多是中小型水库,地方管理不到位,维护不足,结果在干旱面前,这些水利设施无法正常发挥功能。

土地龟裂、河水断流、水井枯竭……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出现在我国西南大地。人们不敢相信,这个原本历来雨水丰沛、河流密集如织的地方,现如今却遭受干旱肆虐,“鱼米之乡”变成“黄土高坡”,人民饱受戕害。

在贵州,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往日的磅礴气势已荡然无存。以前,两公里之外便可听到大瀑布“咆哮”,现在,必须近距离才能感受瀑布的气息,几处垂下的细流,被游客戏称为“裸瀑”,而它周围的植被,已变得焦黄。

在广西桂林,旅游黄金水道漓江却“瘦身”成一条小水沟,不仅大部分河床裸露在外,甚至水底的石子都清晰可见,在漓江天湖码头,矗立在江岸上的防洪警戒,与江边距离相差几十米,看上去显得格外突兀。

而在云南昆明,往年这个时候,春城是一片生机盎然、春暖花开的景象,而现在市里的树木都处在凋萎的状态,叶子全部卷曲着。由于全省正全力以赴保人畜饮水,城市绿化用水已经顾不上了,在城郊,裸露的荒地随处可见。

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农业减灾室主任李茂松正在灾区调研,所到之处无不令他心痛不已,他忧虑地向记者描述:“看不到几片种了庄稼的农田,即便是有,也都快干枯了,因为灌溉农田的水已快断源,附近河流早已枯竭,水库里的水也将见底,如果还不下雨的话,地里种植的作物迟早都得枯死。”

李茂松告诉记者,在旱情严重的地方,水都采取分配制度,一天每人只有5公斤水,也就是10瓶矿泉水的量,而这些水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花高昂的代价拉来的,即便如此,有的地方也只能维持一个星期,水源地要没水了,还要到更远的地方拉水。如果旱情进一步持续,抗旱的任务将异常艰巨。

一系列的数据显现出旱灾的无情。根据民政部的灾情通报,截至3月23日,旱灾已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区)受灾人口达6130.6万人,饮水困难人口1807.1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这场干旱,被定位为“百年一遇”。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的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7至9成,主要河流来水为历史记录最少,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仅20%左右,旱情极为严峻。

李茂松说,与以往相比,这次旱灾时间异常偏早。按理说,旱情一般出现在开春,也就是2、3月份的时候,而去年8月份,西南一些地区就结束了雨季,偏晚一点的地方9月份也就结束了,到了11月,旱情就开始显露苗头,足足早了2~3个月。这次旱情持续的时间也特别长,到现在仍无缓解迹象。按照以往的研究来看,这个季节云、贵、川的降水比较少,但是在2、3月份有个降水的峰值,然而今年并没有显现出来。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警,截至3月24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存在重度以上气象干旱,未来3天,只有不足2毫米的小阵雨,难以缓和旱区旱情,气象干旱区旱情将持续或发展。李茂松说,除了西南5省(区),旱情现在已经开始向湖南、广东地区蔓延,而北方的旱情,目前也开始出现苗头,很有可能出现“南北同旱”的局面。“这次旱灾发生的范围之广,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降水无法形成,主要是因为大气环流异常。”李茂松说,从去年秋季开始,整个北半球,尤其在我国的西部,大气环流以纬向环流为主,结果大西洋带来的水汽,在北美和欧洲都降完了,到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成了干冷的空气,没有降水了。另外,印度洋生成的暖湿气流到不了西南地区,使得冷暖气团无法在我国境内会合,形成不了降雨的天气形势,因此无法下雨。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登义认为,云、贵、川、桂地区迟迟不下雨,可能与这些地区的上空一直受南亚高压(也称“青藏高压”)控制有关。如果南亚高压持续地或相对稳定地在一个地区上空,由于下沉气流不利于降雨, 因此在它控制的范围之内,大多都表现为干热的天气,一般来讲,南亚高压不会一直控制着一个地区,停留个二三十天就会“动动窝”,一走就会降水,这次为何停留这么长时间,还有待研究。

专家认为,这次西南旱情之所以如此严重,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因素。

李茂松说,在我国西北地区,农民的家里都会修水窖,一旦下雨,就会将雨水储存起来,以备旱时使用,西南地区一般不缺水,不管是政府还是公众,都缺乏抗旱方面的意识,平时这方面的准备不足,谁也没料到会出现持续这么长时间不下雨的光景,结果一下子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是好。

“干旱来了,哪里有水源都不知道,还得临时找水。”李茂松说,虽然相关专家已奔赴灾区指导找水,各路找水队伍捷报频传,但是,专业设备老化严重,好多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也不足,特别缺乏能独当一面的人,现在找水的进度非常缓慢,打一口几十米的井都要花一周时间,老百姓只能干等。

“西南地区现有的水利设施、数量严重不足,别说这样的大旱,即便是轻微一点的旱情,都难以抵御。”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配置研究室主任谢新民说,一直以来,云、贵、川、桂地区有着充沛的降水,很少面临缺水的问题,但是,这些地方大多属于喀斯特地貌,保水的能力非常弱,雨下来都留不住,很快渗漏到地下暗河,“没有必要的水利设施,地下水也用不上,就这样年复一年,大量的水资源都白白留走了。”

谢新民说,西南地区有很多“望天田”,在当地人的头脑里“靠天吃饭”的意识根深蒂固。有的地方水利化程度虽高,但大多是中小型水库,地方管理不到位,维护不足,结果在干旱面前,这些水利设施无法正常发挥功能。

比如,西南地区现有的水利设施,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这么多年过去了,长期只用不养,结果年久失修,老化、渗漏、蒸发,水分损失非常严重,一些水库的淤泥越来越厚,本来蓄积量是300万立方米,结果能蓄积的水量越来越少,有的几乎丧失了蓄水的功能。

“长期稳定的抗旱科研队伍不足,也通过这次大旱情充分暴露出来。”李茂松说,我国抗旱的应急方法比较多,比如,在农业抗旱减灾方面,通过抢墒播种、造墒播种、救墒播种,以及抗旱种衣剂、保水剂等材料,可以应对短时期的旱情。“但是,对抗旱的长期规划、研究极度缺乏。”

李茂松说,有报道指出美国早在7年前就出了一份报告,预测2010年中国会有干旱天气出现,并认为这种干旱天气可能会持续10年左右。事实上,美国这份报告只做了预测,但没有提到根据什么做的预测,也就是说缺乏科学依据,可信度不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已经开始有人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而我国的科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比如,旱情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旱灾形成的机理、干旱演变的趋势以及旱灾导致的环境演变规律,这些属于基础性的研究,但在我国有关科研机构中几乎没有安排这方面的科研项目。另外,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平台也严重缺乏。比如,我们没有针对旱情,在不同区域开展的长期定位的科学实验和科学观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严重短缺,好似一个好演员却没有舞台让他演出。

监测是预报的基础,而机理和规律又是监测的基础,这些是环环相扣、连锁影响的。目前我们对大气环流的监测网点很稀疏,还有很多空白点,比如70%的海洋地区还没有监测点。此外,我们只有搞清楚旱灾成型的机理和规律,才有可能进行预测,比如西南这次干旱,原因说是大气环流,可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大气环流,这是怎么造成的,都需要认真细致地分析,如果连这些都没搞清楚就预测,就是无稽之谈,或者纯属巧合。(来源:北京科技报 作者:吴洣麓 童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