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干旱信息动态 》正文

《文汇报》报道干旱所科研人员对露水资源的相关研究

来源: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0-04-09 16:29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4月8日的《文汇报》头版报道了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张强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露水资源进行的相关研究,标题为《焦渴大地“读”出露水新意义》。

以下为报道全文:

焦渴大地“读”出露水新意义

旱灾正日益成为需人类持久抗争的“慢性病”,露水开发作为一项四两拨千斤的抗旱新技术,期待得到重视和推广

大多数时候,清晨的露珠不过是摄影作品中的一个灵动瞬间。不过,对于眼下西南广袤而焦渴的大地来说,露珠的意义变得实际——被人长期忽视,却有待开发的水资源。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张强经过初步研究后发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露水资源有时能够达到、甚至超过自然降水;在某些极端干旱地区,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堪称珍贵,它是生态植被生长发育过程中唯一的液态水来源。
   
多几滴露水,干旱地区可能跨入半干旱

有人也许纳闷,长期缺水的干旱地区连空气都是干的,哪儿来的露水?其实,这样的疑问只说对了一半。一般而言,露水的形成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空气湿度,二是早晚温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只要大气水汽含量适中,其较大的早晚温差更有利于露水的形成。

久旱无雨的西部地区,一年究竟有多少露水可用?最近的观测试验证实,干旱地区日平均露水量一般超过0.1毫米;条件理想的时候,每日的最大露水量可达0.5毫米,甚至1毫米以上。“按年均50毫米的露水量计算,一些年降雨量在150毫米左右的干旱地区,如果能将露水利用起来,就能跨入‘半干旱’(年降水量在200毫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的行列了,这可是质的提升。”张强这样认为。

目前,精确测量露水还有些困难,但根据水分平衡原理推算,一些地方收集露水的意义甚至比降雨还大。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北部的民勤县,那里的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00毫米左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饱受沙尘困扰的地方,年均露水量居然可达100-200毫米。
   
高效收集露水,尚待新技术研发和推广

珍贵的露水若不及时收集,不起眼的小水珠很快就会随太阳的升起而蒸发。于是,如何从清晨的薄雾中尽可能多地收集露水,就成了科学家苦苦思索的难题。

从气象学家的角度看,“略施魔法”即可让“老天”多降些露水。张强告诉记者,尽管空气湿度无法人为改变,但仍能想办法为地表降温,使略高的地面温度达到露点,或是延长露点持续的时间。比如,一些可喷涂的地表生化增露材料不仅能迅速冷却地面,还能让它变得更加亲水,吸附更多露珠。最近,科学家还从善于捕水的蛛丝中获得了灵感,利用尼龙纤维等材料“纺”出了人造吸水蛛丝。实验显示,置身于雾气中的“人造蛛网”也能挂满露珠。

“露水开发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地点的选择、凝结面的改进、收集设备的研发,而当露珠积少成多之后,还有一个如何用的问题。”张强表示,我国仅对露水的形成机理和生态功能做了初步研究,有关露水开发利用的技术研究则相对缺乏,不少收集露水的奇思妙想仍需野外试验进一步探索和验证。

   
旱灾频繁,湿润地区亦可试用露水

放眼世界,露水开发并非什么新创意,法国、德国、秘鲁、以色列等国很早就开始了相关实践。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的某个小镇,当地人利用75张塑料帆网收集来自海洋雾气中的水分;而在加勒比海地区,露水已经被作为饮用水源。

翻开中国地图,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7%。过去,干旱平均两年一次,近来,旱灾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多,且旱情不断突破西北、华北、华中等传统旱区的边界。比如,此次受灾严重的云南、贵州,原本是水资源充沛的湿润地区。

“与洪涝、台风、地震这样的‘急性病’不同,旱灾的发生正日趋常态化,成为一种需人类持久抗争的‘慢性病’。”张强认为,作为一项四两拨千斤的抗旱技术,露水开发的用武之地已不局限于干旱地区,空气湿润的南方亦可做点技术储备。至少,当下一次旱情不期而至时,我们手中又能多一种应对。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