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干旱信息动态 》正文

大旱拷问中国工业化

来源:《财经》杂志    发布时间:2010-06-07 17:45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中国大范围出现“南北同旱”的概率较小,干旱缺水不会改变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方向,但是日趋恶化的水环境是未来工业发展必须重视且着力解决的问题

2010年春,中国西南滇、黔、川、渝、桂五省区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大旱引起社会舆论极大关注。联系2006年川渝大旱、2009年春华北15省严重干旱,各方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两种:

(1)西南丰水地区的干旱以及华北去冬今春降雪偏多可能预示着中国气候的重大变迁,今后我们可能要面临“南旱北涝”的局面,由此一些媒体开始置疑“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

(2)大气环流异常情况下,中国可能出现“南北同旱”的局面,全国的抗旱应急系统将面临严峻考验,对干旱缺水的担忧,加之工业污染严重,可能使决策层在国家工业化发展方向上产生分歧,以能源、化工和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发展模式可能被迫作出重大调整。

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和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旱灾预期不必太悲观

“南旱北涝”的提法与网络上流传的一篇文章关系甚大。据传,2004年2月22日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一份美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报告——《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报告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十年的特大干旱,中国“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将可能变成“南旱北涝”的降水分布型。

2010年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转折点?持第一种观点的人倾向于回答“是”。而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对未来的水资源形势更加悲观,认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情况可能更糟,即可能出现“南北同旱”的极端不利局面。

这种局面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记载。1637年-1643年(明崇祯十年至十六年),中国出现了南北23个省(区)相继受旱的局面。干旱事件前期呈“南涝北旱”的格局,且旱区逐年向东、南扩大。1640年以后,北方降雨增多,干旱事件演变为“南旱北涝”。

这次干旱过程虽然席卷了中国南北,但主要形式还是“南北旱涝交替”,“南北同旱”的局面并没有发生。如果当时有足够的工程调蓄能力,通过年际和不同水源之间的补偿调节,干旱的损失可以大大缩减。

“南北同旱”概率较小

过去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74℃,蒸发增加,大气环流加速,全球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同时局部降水的不均匀性也在增加,洪水、干旱等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升高。

对于中国大区域来说,总体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因此大范围出现“南北同旱”的概率较小。笔者在海河973项目的支撑下,于2009年11月和2010年3月两次监测了海河流域邯郸、石家庄、衡水、天津、唐山、承德、北京的土壤墒情,发现华北平原2010年的土壤墒情普遍比2009年同期的好,冬小麦基本不会受旱。今年华北地区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是春季气温偏低,部分品种的麦苗受冻较重,且返青推迟,后期积温不够。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2010年中国南北同时受旱的概率很小。2010年之后即使发生重大的降水演替,出现南部降水偏少、北部降水偏多的情况。按照目前的下垫面状况和防洪抗旱应急能力,也不会出现大的灾难。南部地区即使降水偏少两成,降水量依然会在800毫米以上。这样的地区只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大范围缺水情况不会出现。

今年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灾害面,主要还是近些年水利投入不够、应急系统不完善所致。华北地区,由于过去30年降水持续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亏缺严重,湿地面积萎缩了六分之五,地下水累计亏损1200亿立方米。在这样的下垫面情况下,即使出现大范围暴雨,很快也会被地表坑塘、洼地蓄滞,并入渗到干涸的地下,不会形成灾难性洪水。从水资源的角度说,华北地区出现降水偏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难改工业化方向

由干旱引发的对中国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讨论,需要审慎对待。未来干旱的风险的确存在。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强烈的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干旱的程度甚至还可能加深。纵使如此,也不会因为干旱而制约工业的发展,理由有三。

工业用水的效益要远高于农业,有限的水资源要发挥更大的效益必须依靠工业。目前中国十省市226个大中型灌区玉米、小麦和水稻的平均灌溉水分生产率分别为2.04千克/立方米、1.19千克/立方米和0.80千克/立方米,按货币计算,单方水的产出约为2.2元;2008年中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用水量为108立方米,单方水的工业产出约为92.6元,是农业的42倍。

虽然这个算法没有考虑劳动力、能源、原材料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但是如此悬殊的差别,足以说明工业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工业用水在国民经济用水中的比重并不高,限制工业发展对缓解水资源压力的作用有限。1997年-2008年,中国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一直在四分之一上下徘徊,用水总量从1121亿立方米增加到1397亿立方米,增长率仅为24.6%,而相应的工业产值增加了8.6倍。

此外,工业耗水率低,耗水量只占全国耗水总量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见,限制工业的发展,并不能有效缓解用水紧张的局面。国外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量的变化都经历了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和零增长三个阶段。随着工业节水水平的提高,工业用水增长速度还将下降。

工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自然灾害,特别是干旱灾害面前,农业和农村是最脆弱的,且是首先受到打击的对象。因为农业分布范围广,用水量大,用水保证率低,最容易出现缺水、绝收。在农业受灾时,如果有强大的工业做后盾,把有限的水资源集中到工业上,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参与工业生产来弥补农业上的损失。待旱灾过去,可以很快回乡耕种,恢复农业生产,不会造成大的社会动荡。

若因畏惧旱灾而限制工业发展用水,则会削弱社会对旱灾的抵御能力。“明末大旱”和“丁戊奇荒”之所以引发灾民潮和社会动荡,就是因为当时是农业立国,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加快新型工业化

虽然干旱缺水不会改变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方向,但是日趋恶化的水环境则是未来工业发展必须重视且着力解决的问题。2009年末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共同签署的《哥本哈根协议》,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在环境和能源的双重压力下,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工业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即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作者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副所长 来源:《财经》杂志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