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干旱信息动态 》正文

郑国光:应加强科普工作提升全民族科学素养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1-03-07 17:30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中国气象报记者苗艳丽报道  “作为一届政协委员,已经连续4年参加政协会议了,如果我们科协组没有深入推动科普工作向前发展,将会是很遗憾的一件事。”3月6日,全国政协科协组委员继续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建议,政府对科普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的内容。这一建议也赢得了江泽慧委员的极力赞同。

无论是以政协委员,还是科技工作者,或者是气象局长的身份,郑国光已经不止三五次地呼吁,应该通过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在这一倡导下,中国气象局联合起多个部门开展了大量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普实践。

当前,全国气象部门已经建起了200多个气象科普馆,并竭力让气象科普知识进村入户、进社区、进学校。中国气象局于2007年6月,与教育部、国务院应急办联合对全国42万多所中小学校进行气象科普教育,免费赠送防雷减灾知识挂图和光盘;后来与国家发改委合作,投入近两亿元,对中小学校进行防雷工程建设,为中小学校免费安装、检测避雷设施。在之后的三年里,没有出现一起中小学校雷电伤亡事故。

然而,在推进气象科普工作的具体操作中,郑国光也常常感觉处境尴尬。在送科技下乡的过程中,推进气象科技和科普知识屡次遇难题。就连去年政协会议期间,他与王庭大、葛志荣、宋南平三位委员联合建议将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纳入中小学校课程和课外教育内容的提案,也被拒绝了。教育部门的答复是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应该减负。

气象科普知识属于应“减”之列?郑国光对这样的结果很无奈。“基本的防灾减灾、避险自救的知识可有效减少生命财产损失,这类知识的传授本就该从小学生抓起。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了4000美元,正在向小康社会迈进,应该更加重视全民族素养的提高,其中既包括文化素养,又包括科学素养。”他说,开展包括气象知识在内的科普宣传,是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的一种途径,建议政府对这项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来源: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