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科研成果论文发表 》正文

优势领域的主要进展和取得的成果

发布时间:2012-06-15 17:42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一)承担的主要研究工作情况

近三年,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2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17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行业专项3项,973项目专题2项,省自然基金、博士后基金等项目5项,详见附表1)。共获得科研立项经费1665万元,实际到账经费1155万元。

实验室承担项目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涉及到农业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及应对技术研究、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黄土高原陆面过程特征研究、半干旱区凝结水形成规律和开发利用观测试验研究等方面。这些工作紧密围绕着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开展科技创新和业务技术研发。

(二)研究工作的进展及取得的创新成果

近三年来,在实验室全体人员的努力工作下,承担的各项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

1.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影响及其应对技术研究方面

依托行业专项“西北地区旱作农业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及其预警应对技术研究”和“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技术”等的实施,以科学试验为主要手段,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的影响特征和机理,提出了技术对策建议,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揭示了气候变化对西北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规律,气候变化对作物生理生态的影响机理,气候变暖对粮食生产中食品安全的影响特征,气候变暖对西北作物种植结构、种植区域的影响特征,气候变化对西北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特征,气候变暖对粮食生产中食品安全的影响特征,气候变暖对西北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规律。研究提出了西北农业种植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分区域调整方案,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程保障措施和应对气候变化主要灾害防御技术,使干旱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技术和对策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进展。

2.干旱半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特征及其参数化研究方面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观测试验研究”和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半干旱区凝结水形成规律及其对地气水热交换的影响”的实施,以野外试验为主要手段,研究了干旱半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特征及其参数化,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揭示了气候干旱程度对陆面过程特征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我国北方地区地表能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揭示了垂直感热平流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对湍流通量的影响;揭示了垂直感热平流通量、土壤热储存项和地上储存项对地表能量闭合的影响特征;揭示了黄土高原总体输送系数与理查孙数的关系及其随粗糙度变化的规律;建立了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和土壤湿度的关系,提出了区域反照率计算方法;发现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非降水性陆面水分来源是陆面水分总来源的重要补充;发现非降水性陆面水分来源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蒸散与降水之间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改进了CABLE陆面过程模式,为陆-气相互作用研究和干旱监测提供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