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干旱信息动态 》正文

“潭美”的“双重面孔”——缓解高温干旱 增加防汛压力

来源: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13-08-21 15:17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中国气象报记者贾敏  8月19日18时,中央气象台正式解除高温预警。是什么原因导致自1951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的最终落幕,今年第12号西北太平洋台风“潭美”在其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中国气象局台风雨海洋预报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高拴柱、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路径偏北 “潭美”将命中旱区

在闷热的令人窒息的空气中,“潭美”姗姗而来,带来了缓解干旱的信息。

高拴柱介绍说,“‘潭美’路径偏北,影响范围大,将会影响到华东地区。”一般来说,当没有台风互旋,也就是两个距离在1000公里之内的台风互相影响各自路径的情况下,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风气流通常是热带系统主要的引导气流。由于目前副热带高压东撤北抬,“潭美”的移动路径将比前几个台风偏北,因此能够命中旱区。预计22日以后,‘潭美’将会给江南中南部、西部,包括目前旱情最为严重的湖南中南部、贵州带来较为明显的降水。

“‘潭美’是一个性情“暴烈”的台风,”高拴柱说,“它的强度并不太大,但它所带来的风雨影响不容忽视,除了给贵州、江南等地旱区带来明显降水,有效缓解旱情外,江南南部降雨强度较大,部分地区出现旱涝急转的可能性很大,需注意防范局地的洪涝灾害。”

西北太平洋台风“应运而生”

往年,制造高温的元凶“副热带高压”在较强台风的影响下可能会撤退、断裂,天气也由此呈现出“热一阵,台风来了又随即降温”的阶段性高温特点。而今年前期,由于制造台风的“温床”——赤道幅合带位置偏西,躲在南海一带活动,生成的台风多是南海台风,受其路径制约,触及到的区域主要是华南,对于华东地区鞭长莫及,造成当地的高温干旱“旷日持久”。

目前,由于大气环流形势的改变,赤道幅合带位置进一步向东延伸,到达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使得“潭美”等西北太平洋台风“应运而生”,影响到较为偏北的华东地区。高拴柱表示,赤道幅合带位置的改变,预示着今后一段时间中,西北太平洋台风数目可能增多,台风影响到我国偏北地区,以及旱区的概率也随之上升。

潭美缓解高温 增加防汛压力

马学款说,除了降水增多,旱情有望缓解之外,此次台风带来的降雨,以及台风外围大范围的云区覆盖,同样可以抑制气温上升,有利于进一步缓解高温。

众所周知,稳定盘踞的副热带高压是造成我国南方持续高温的“祸首”。随着季节推移,环流形式出现明显调整,前期控制我国的副高势力逐渐减弱,北方冷空气愈加活跃,已经有“实力”侵入副高控制区,同时热带系统活动路径更加偏北,高温的范围及强度都将呈现减弱的趋势。“冷空气、台风和副热带高压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属于“此消彼长”型。“马学款描述道,台风或者冷空气势力如果较强就能够使副热带高压强度减弱。

马学款表示,由于高温出现需要时间累积,目前副热带高压势力已经减弱,冷空气势力增强,今夏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将告一段落,但南方部分地区仍会有间歇性、小范围的高温出现。

此外,受潭美影响,未来几天,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和西部将甚至大暴雨,江南南部可能出现旱涝急转,引发地质灾害。华南地区仍有强降雨,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来源:中国气象报  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