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光:科学谋划“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
把握新形势 树立新理念
科学谋划“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郑国光
“十三五”时期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断,明大势、看大局,立足优势,积极作为,科学谋划“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
一、准确把握“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的新思路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贴经济发展新常态,紧跟科技发展新步伐,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服务生产、服务决策;坚持气象现代化这条主线,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智慧气象;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依法发展、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新型的气象事业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实现到2020年气象现代化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气象保障。
“十三五”气象事业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水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应当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
坚持气象事业的基础性、公益性定位。气象事业是基础性公益事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气象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的基本任务,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是惠及人民群众的重大举措,是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十三五”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围绕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创新工作机制,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认真履行公共气象服务基本职能,不断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切实把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作为谋划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做好各项气象服务。无论什么时候,气象部门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主体地位不能丢。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就要坚持政府主导的核心地位、公共财政支持的基本属性以及气象事业单位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更加牢固地坚持公共气象服务主体地位,就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激发事业单位内部活力,着力提升气象服务民生、服务生产、服务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把强化气象部门主体作用和实现主体多元化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有利于多元提供气象服务的政策环境,为激发社会活力和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多元供给提供基础支撑。
坚持主业意识,全力做好气象业务服务工作。经过各地气象部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公共气象服务为主、其它服务方式为辅的气象服务格局,是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国家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气象部门的工作界限将越来越明晰,有些职能需要进一步加强,有的工作需要发挥社会和市场的作用。具有气象部门工作属性、职责定位的必须进一步加强,这就是要集中气象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大力发展公共气象,切实履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国务院赋予气象部门的基本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的职能。
坚持发展安全气象,高度重视气候安全。经济越发展,社会资源的附加值越高,在同样强度的灾害面前承灾体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越强,潜在灾害损失也越大。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与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重大工程安全、经济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有着明显的联动效应,事关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安全问题。发展安全气象,提高科学防御气象灾害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是新时期气象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也是最重要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我们要从强化安全气象角度出发大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高度重视气候安全,为保障国家公共安全、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食品安全、空间安全、水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提供全方位的天气气候服务,更好地发挥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坚持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努力提高公共财政保障水平。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职能,需要坚持政府在发展气象事业上的主体地位,加大国家公共财政对气象改革发展的投入力度。通过多年努力,国家和地方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支持气象现代化的格局基本形成。“十三五”时期,要坚持和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努力提高公共财政保障气象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坚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主线不动摇
把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作为“十三五”气象发展的重大目标。气象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国务院3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时代赋予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也是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跨越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是我们的战略定力,是“十三五”气象发展的重大目标。
把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作为提高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力的重要基础。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目的是全面提升气象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保障服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必然之举。
把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作为提高气象综合实力的重大举措。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必须加快提高气象综合实力,实现气象业务、服务、科技、人才、管理、文化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现代化。
把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引入到大力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的新阶段。要坚持把气象业务现代化放在核心位置,大力提升气象核心业务能力和水平。要坚持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加快培育气象服务市场,实现气象服务多元化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要坚持推进气象工作法治化,坚持深化气象改革,构建完善的气象法规体系,把气象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发展气象事业。
(三)坚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提质增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不可能持续下去,要破解难题,着力解决制约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推动气象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就必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研究新思路、新举措,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此,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加快推进气象发展方式向系统集成和成果应用并重的质量效率型集约发展转变,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队伍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气象业务体制向分工更合理、结构更优化、资源更互动、运行更集约的现代气象业务转变,实现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改革开放,注重统筹协调
谋划“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必须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目标任务紧密衔接,与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和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的工作部署紧密衔接。我们要坚持把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把全面深化气象改革作为基本动力,把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作为基本保障,把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作为政治和组织保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气象“四个全面”重点任务,形成攻坚合力。要统筹协调区域气象事业发展,统筹协调东、中、西部气象事业发展,统筹协调各层级、各区域、各领域、各环节气象事业发展,实现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二、科学谋划“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的新举措
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是“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的主线,我们要围绕这一中心任务,紧贴国家需求,立足部门实际,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气象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积极参与和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加快转变气象发展方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气象改革发展也进入新阶段。要巩固和保持气象事业发展持续向好的态势,继续加快转变气象发展方式,优化升级气象业务结构,形成分工更合理、结构更优化、资源更互动、运行更集约的现代气象业务结构。要着重在化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天气气候风险上深化决策气象服务,着重在气象科技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上深化专业气象服务,着重在气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大工程建设上深化专项气象服务,着重在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等方面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职能,着重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战略机遇中培育气象服务新的增长点。
主动服务国家“三大战略”,提升气象保障能力。围绕国家“三大战略”,挖掘气象保障潜力、拓展气象服务领域,构建气象保障服务新格局。以开放姿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服务多边国家互惠发展。秉持开放精神,积极发展与中亚、西亚、南亚气象科技合作交流,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具有国际性的气象保障服务,共同开展沿线国家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调查、评估、开发与利用。强化区域气象服务协同发展,构建区域生态文明共同体。充分挖掘海洋气象潜力,加强海洋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发挥气象在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经济发展、灾害防御、应对气候变化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为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活动以及国家军事活动、海洋经济发展、境外重大活动提供高水平的气象保障。
高度重视气候安全,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科学认识气候,高度重视气候安全问题。不断提升对气候规律的认识水平和把握能力,坚持趋利避害并举,坚持适应和减缓并重,以气候承载力为基础,主动顺应气候规律,合理开发和保护气候资源和能源。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重视灾害风险管理,科学确定可能发展事件灾害的程度,提高防灾减灾的针对性。切实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科技支撑作用,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支撑。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确定中长期气候安全目标,减轻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资源、生态、能源、城镇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让社会各界更深入地了解并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渐形成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和机制,共推生态文明建设。
全力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福祉。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的理念,全面构建气象防灾减灾的综合体系,全面提高全社会对气象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建立完善组织体系,形成各地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提升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建立完善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提升气象灾害天气预警和信息发布能力,加强全国气象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转移机制,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和市场机制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建立完善法规体系,强化气象防灾减灾保障能力建设。加强科普宣传,提升社会公众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和灾害管理。
(二)协调推进气象现代化重点任务
大力提升气象核心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为核心目标,依靠科技和人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集中解决气象业务核心科技问题,努力在关键领域气象核心技术实现重点突破。以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理念和方式,加强气象观测、预报、服务业务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推进业务发展优化调整升级,提升气象业务现代化的质量、内涵和效益。
以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加快形成气象信息化与气象技术创新、气象服务创新、气象业务科技创新、气象管理创新之间融合、互动、并进的局面,打造“气象信息化+”格局。围绕“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集约高效、协同创新、精细管理、普惠服务”的目标,把气象专有云建设、大数据战略、“互联网+”等在气象业务、服务、管理中的融合创新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加快构建和发展智慧气象,实现观测智能、预报精准、服务开放。
构建开放多元的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坚持围绕气象服务社会化、提供主体多元化、管理法治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加快培育气象服务市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调动社会力量,不断改进公共气象服务提供方式。
(三)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着力建立适应气象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当前,以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为重点,以防雷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气象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深化业务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抓好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以及现有气象管理体制的改革完善。
强化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着力提高合作的质量和效益。充分利用和调动国内外资源服务气象改革发展,深化省部、部际、局校合作,加强重要国际气象合作机制建设。围绕气象核心技术攻关,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合作共赢的气象国际合作,形成开放新格局。
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依法发展气象事业。加强建章立制,完善标准体系,强化规划执行,建立保障气象现代化的法律规范体系。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行政管理、市场监管等气象职责,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需求和合法权益。坚持依法决策,强化权力制约监督,推进政务公开,保证气象事务管理规范高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气象业务、服务和管理等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和深化气象改革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将党的建设作为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气象业务服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推进气象部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从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从严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队伍,从严加强作风建设,从严执行党的纪律并自觉接受监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完成气象改革发展各项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充分调动广大气象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着力解决“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的新问题
(一)正确认识智慧气象与气象信息化、气象现代化的关系
发展智慧气象,需要以信息化推进气象与各领域加速融合,需要以信息化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使气象现代化迈上更高水平,为决策、为生产、为民生提供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普惠气象服务。发展智慧气象,涉及方方面面,将带来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管理上的变化。要进一步丰富智慧气象的内涵,和正在进行的发展改革结合在一起,与信息化、标准化、体制机制创新、业务现代化、服务社会化、工作法治化结合起来,使智慧气象的理念容易被大家接受,发展路径也更清晰,发展任务更丰满。
一要把智慧气象作为气象与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信息社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形态,信息社会正向“智慧”时代迈进,呈现出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等特征,各种智慧化的应用和创新,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得到不断推广。我们要把智慧气象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相融合,充分展现智慧气象的广阔前景和价值。
二要把智慧气象作为转变气象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革命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必然也对气象发展方式和服务模式产生深刻影响。智慧气象,就是气象部门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的体现,通过把先进信息技术与气象深度融合,创新气象业务布局、管理方式、服务模式,推动气象业务、服务、管理等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使气象发展更具活力、更有竞争力。
三要通过智慧气象实现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让“智慧”贯穿于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治化的各个环节,真正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体现“智慧”的特征,为新时期气象发展赋予新的内涵,为气象现代化确立更高的目标要求,使“智慧”真正成为气象的品质。
(二)正确认识安全气象与气候安全问题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气象工作的重要职责。“十三五”时期,发展安全气象,需要把气候安全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气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气候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越来越多显著的气候安全问题。气候安全作为一种全新的、非传统的安全,既与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也与国家安全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把气候安全作为全新安全、非传统的安全,放到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安全观高度,丰富了安全气象的内涵,贯彻了安全气象的理念。新形势下,安全气象的内涵和任务还需要进一步丰富,需要把防范和应对气候安全作为气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攻方向、重点任务。
(三)正确认识科技引领与科技支撑问题
提出科技引领这个思路,并不是否定服务引领,也不是改变科技支撑。我们讲科技引领,就是要充分了解、积极适应和主动接受已有科技成果的引领,最大限度地实现现代科技成果为我所用,跨越性地提高气象综合实力;就是要牢固树立和深刻认识科技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让科技引领气象业务服务的布局、结构、模式、方式。我们讲科技支撑,就是要让科技研发促进业务服务能力的提升,科技成果要充分应用到业务服务发展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科技创新是根本,培养人才是关键。无论破解发展难题、突破发展瓶颈,还是培育发展增长点,无论发展智慧气象,还是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不仅需要发挥气象科技的支撑作用,更要让科技创新引领气象事业发展,都离不开新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特别是发展智慧气象,不仅仅是科技成果的引领,还有科技理念、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科技新成果的应用,都将引领发展理念的变化、业务服务方式手段的变化,与需求牵引结合在一起,是“十三五”气象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要以科技引领气象事业发展。科技提升国家实力,科技改变人们生活,科技激发创造活力,科技引领气象现代化。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着力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实现核心业务技术重大突破。加强气象科技基础和应用研究,提高气象科技成果在气象业务、服务中的转化和应用。要坚持科技引领、效益优先,全面落实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核心攻关任务,大力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在关键领域科研创新和装备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科技成果。要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持续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和科技内涵。
二要突出创新驱动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把创新驱动作为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既要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也要突出气象发展理念、方式、模式和制度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要大力实施气象人才工程,全力提升气象人才素质。
(四)正确认识统筹协调与重点推进问题
“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要注重按照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的要求抓好全局工作的同时,着力在重要关键环节上取得实质突破,在补齐发展短板上取得实质进展。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气象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的重大关系,在全面中抓重点,在一般中抓重点,特别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主线问题,智慧气象的发展和建设,以气象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推进气象业务现代化,大力实施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真正为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解决短板问题、与国际水平差距大等问题。既要有问题导向,找准业务服务上的短板、体制机制的瓶颈,明确科学发展中的差距;还要有目标导向,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目标、发展智慧气象的目标,通过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来谋划好“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这些都是事关全局、举足经重、刻不容缓的重大紧迫问题。抓住了这些关键点,就抓住了“十三五”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核心;在这些重要方面取得了突破,就可以带动全局工作实现突破。
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新举措,气象工作者肩负着实现气象现代化、更好地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勤奋工作,努力实现到2020年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