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干旱信息动态 》正文

“干旱气象科学研究--我国北方干旱致灾过程及机理”(GYHY201506001)项目2015年度工作会议及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发布时间:2016-02-03 11:49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2016年1月23-24日,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重大专项)“干旱气象科学研究--我国北方干旱致灾过程及机理”(项目编号:GYHY201506001)2015年度工作会议及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中国干旱气象科学研究计划”科学顾问许健民院士,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张强研究员,专家指导组成员付强教授、马耀明研究员、沈学顺研究员、段青云研究员、吕世华研究员出席了此次会议。项目负责人李耀辉研究员,各课题组长以及各专题的有关学者参加了会议。

张强副局长代表甘肃省气象局致辞。在此次会议上,许健民院士和马耀明研究员分别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良好的互动。项目负责人李耀辉研究员从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年度主要研究进展、主要亮点成果、发表论文和人才培养、经费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及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等几个方面全面介绍了项目2015年度的成果和不足。各课题负责人也对照任务书就课题完成情况做了汇报。与会专家在听取了各位项目组成员的汇报后,对项目在2015年度取得的成绩做了肯定,对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和实施方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许健民院士认为对干旱的机理研究应该跳出北方地区,并且加强观测实验和模式应用的联系。付强研究员就干旱地区陆面过程改进的问题提出了宝贵建议。马耀明研究员建议在研究干旱的过程中考虑高原的作用。沈学顺和段青云研究员肯定了项目的管理体系,建议扩大研究区域,充分利用已有的短期气候模式。吕世华研究员认为在研究干旱风险过程中应较多的考虑人类的作用。其他专家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后半程,各课题骨干研究人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2015年项目科学试验完成了外场综合观测试验布点,并投入运行,构建了我国北方陆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系统。科学研究方面,在干旱半干旱区域数值模式,北半球中高纬度干湿变化及地表强化增温特征,北半球夏季环流低频项的变化,北半球主要干旱区降水再循环特征,中国北方地区土壤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不同干旱指标对我国北方干旱的检测能力,复杂下垫面地区地-气交换研究方法,春小麦、春玉米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玉米冠层含水量的普适性高光谱遥感估算方法,以及我国北方玉米干旱风险评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和进展。

在此次会议上,7个课题组(我国北方区域性强干旱事件信息分离及其预测关键技术研究;我国北方关键区域干旱致灾过程特征和机理研究;关键区域降水过程特征对干旱持续、解除影响研究;干旱陆面过程模式和干旱半干旱区域气候模式发展研究;干旱指数区域适应性和多源数据融合的干旱监测技术研究;我国北方农业干旱灾害风险时空变化特征;干旱监测早期预警及多源干旱信息集成共享平台)分别围绕专家和项目负责人提出的建议,就下一年度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这次会议的召开,为项目下阶段科学试验和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