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所召开2016年入夏以来区域干旱事件专题研讨会
2016年10月20日,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邀请辽宁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湖北省气候中心、兰州大学、中科院寒区旱区研究所、西北区域气候中心的相关领导和专家,于兰州组织召开了“2016年入夏以来区域干旱事件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针对入夏以来我国东北、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和江淮以及西南地区东部区域出现的干旱灾情,就此次旱情及其发生发展、相关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对未来旱情趋势进行了展望。
2016年6月以来,我国东北、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和江淮以及西南地区东部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灾情。其中,2016年6月11日—9月5日,内蒙古东部、东北中南部区域首先发生了夏旱;2016年7月11日—9月30日,西北地区东部也受到了干旱的袭击:2016年8月11日—9月30日,黄淮、江淮、江汉以及江南东部区域也遭受了夏末秋初旱的影响;2016年10月开始,西南东部、华南中西部以及江南西部局地也开始有干旱逐渐发展。
会上,干旱所和来自辽宁、湖北等地的相关专家对此次干旱的发生发展特征、影响、成因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与会专家也从各自的专业领域提出了研究观点,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在多个研究层面达成共识。
专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今年入夏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偏西、强度偏强;南亚高压位置偏北、偏东,强度偏强;我国绝大部分区域的积雪面积明显偏少;夏季在我国大陆上空的副高脊面北倾程度相对较弱;台风不同路径对我国不同区域降水造成影响;阻高今夏偏少、偏弱使得我国大陆上空缺少冷暖空气交汇条件,从而影响区域降水的形成;副热带西风急流的位置异常也是造成今夏西北地区东部以及东北地区盛夏降水异常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是此次各区域出现旱情的主要原因。
最后,与会专家综合各种预测方法对旱区未来旱情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李忆平、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