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世界气象日】以云之名,办一场气象“嘉年华”
中国气象报记者 段昊书 牛彦元 崔国辉 孙啸
今年“3·23”世界气象日主题是“观云识天”,在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新老朋友汇聚气象局,与其说是“参观、学习”,不如说是在分享那些与“云”有关的故事。因为自人类文明诞生至今,很少有像云一样能够激发出丰富的科学思想和艺术内涵的自然现象。
一个“云”字引起几代人共鸣
“云摸上去应该是软软的、湿湿的。”“云平时是白色的,像棉花;但有时候会被染成灰色。”“云是水蒸气吧,冬天我一张嘴就能吐出云。”……3月18日的北京,阳光和煦,带着微风,中国气象局大院里,到处弥漫着小朋友们“脑洞大开”的想法。
而那些已步入家长行列的“80后”们也感慨颇多:“上初中时学过《看云识天气》,当时就对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本是“带娃出游”的他们,也不禁因眼前的观测仪器而回忆起往昔的青春。
云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好的初见。两千多年前,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研究过云,并阐述了云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几乎同一时间,成书于我国先秦时代的《黄帝内经》指出“地气上为云”。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云对自然界阴晴雨雪变化有着神奇的作用。同时,既因为看云的门槛儿低——抬头便可,也因为云充满美学特征形态能激发出人们众多灵感与遐想,许多人最初接触气象科学乃至自然科学,便是从云开始的。
“我最早接触气象,是在中学时参加红领巾气象兴趣小组,每天主要活动是观测云。考大学时,虽然家人反对,我还是执意报考了大气科学专业。我的一生都会献给气象事业。”在重庆市气象局的活动现场,一位老预报员的话让不少气象工作者产生了共鸣。
“云时代”科普从“新”出发
在信息化时代,云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成为可以蕴藏海量资源和数字化资料的无形空间。这给气象科普宣传带来新的课题:如果科普知识通过网络百科就能获取,线下科普活动怎样才会更吸引人?
凭借“新技术”——走进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南京北极阁观象台,新的球面科学视频播放系统让人们从日晷旁“穿越”至虚拟技术幻化出的云巅。这一刻,历史与未来握手,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观云角度。有位参观者连续看了三遍仍不过瘾,感叹“原来这才是云”。在中国气象局,公众佩戴VR(虚拟现实技术)眼镜感受阴晴雨雪,通过AR(现实增强技术)互动游戏学习防治雾霾等科学理念。而首次向公众亮相的应急通信指挥车、大气成分探测车、移动风廓线观测车和L波段探空雷达接收车等特种车辆,每辆车前都排起了长队。这些新技术的运用让气象科普形式焕发出新的光彩。
抓住“新需求”——如今,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是什么”“为什么”,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不仅够专业,也更具针对性。“总理提出要抓紧研究雾霾发生机理,气象专家会做些什么?”“‘风云四号’卫星运行情况如何,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未来,在预报天气方面,人能赢过计算机吗?”……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单位纷纷派出首席专家等业界“大咖”,现场为公众讲解,解疑释惑,场面丝毫不亚于一场学术盛会。
创立“新形式”——如果“硬科普”有些枯燥,那么,以“草船借箭”的故事,通过“为什么会起雾”“如何借东风”等话题来阐释科学知识,公众自然听得更明白、入神。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就与公众就来了次别出心裁的“品三国”。而四川、河北、山西等地的“气象小主播”活动则让科普活动变得更具“参与感”。
让属于科学的盛会更为精彩
如今,一年一度的世界气象日活动,已经成为我国自然科学及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推广的一场“嘉年华”。
今年,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等均派出专家参与世界气象日活动。“共享科普”如同“共享单车”一样,成为新潮流。“海洋与气象关系密切,许多海洋灾害都是由天气活动引起的。借助这个平台,我们希望人们在了解气象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海洋知识。”该省海洋与渔业局首席预报员黄祖英说。
在各地,世界气象日线上活动更为丰富多彩。流行的视频直播元素得到很好体现。3月18日一大早,几大直播类网站有关世界气象日的专题就已上线。“网红”主播走进气象大院探访“云的奥秘”,引得众网友连刷一波“66666”。
网络带来便捷,但有些事情仍需躬行。在广西柳州,气象科普讲解员来到该市特殊教育学院,以“观云”入题,向这些相对特殊的孩子耐心普及气象常识。科学从不会刻意忽略任何一个角落,而特殊群体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更值得关注。
科学需要人来“看热闹”,也欢迎有人来“看门道”。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从事空间碎片预报预警工作的苍中亚3月18日一早就来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展台前。苍中亚所在团队去年曾成功帮助“风云三号”C星躲过空间碎片的撞击。这次,他是从自身职业出发,深入了解最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四号”。
截至3月18日15时,仅在中国气象局参加世界气象日活动的,就有11000余人……
这一天,让我们以云的名义拥抱科学。
(来源: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