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干旱信息动态 》正文

【3·23世界气象日】科技馆里与专家一起探索“云”的秘密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7-03-19 08:31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天雨 崔国辉 通讯员万子为报道 “大象云!”“鸭子云!”“城堡云!”3月18日,作为纪念世界气象日系列科普活动之一——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的专题讲座会上,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与公众就“观云识天”进行互动。对于他提出“云有多少种类”的问题时,孩子们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他们的年龄从五岁到十几岁不等,却个个怀揣着学习气象、了解气象的愿望。

2017031808.jpg

科技馆座无虚席,许多观众坐在走廊过道听讲座。崔国辉摄影

为了让气象知识更易青少年理解,张涛从“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司马懿险逃葫芦峪”等有趣的历史故事讲起,从中提炼出“借箭”“借东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背后的大雾、东风、热对流阵雨等气象因素。张涛还通过歌曲《黄土高坡》向孩子们讲解了我国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的原因。

“云承载着小水滴。小水滴来自哪里呢?……”张涛向孩子们介绍云是怎样形成的,还引导孩子们用成语来描述云的形态。“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形状各异、飘忽不定……这些成语最终都指向一个字——‘变’,而这正是云最基本的特征。”张涛说,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云都有过细心的观察。

2017031809.jpg

讲座结束后,许多小朋友成为气象粉丝,向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索要签名。崔国辉摄影

 

张涛还向孩子们介绍了气象雷达、气象卫星。“雷达是主动式探测,它发射电磁波,一旦触碰到东西,电磁波便反弹回来形成图象。而卫星是被动式探测,它不发射电磁波,就静静地在天上‘看’。”张涛还向孩子们讲解了什么样的气象卫星可装置雷达。“发射电磁波需要很大的能量,因此只有少数低轨卫星装置雷达,这样发射的电磁波就不会衰减那么多,足以到达地球。”

在提问环节中,孩子们提出了“我国第一部记载云的文献是什么?”“厄尔尼诺与拉尼娜是怎样形成的?”“地震是否真的能通过地震云反应出来?”等“高大上”的问题。“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我从没想过这些问题。”张涛感慨地说,“大气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很多学科的发展会带动大气科学的发展。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都能帮助你们进一步了解气象、了解云的奥秘。”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