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撬动“活力气象”
中国气象报记者 赵晓妮
9月25日17时,当数亿微信用户打开界面,眨眼之间,启动界面由之前来源于美国宇航局的“蓝色弹珠”换成了国产“地球”。这幅国产“地球”图,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从太空拍摄而成。就在这一天,在离地面3.6万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上,“风云四号”A星经受住了太空中巨大温差变化的残酷考验,源源不断地向地球下传遥感数据。这颗卫星完全是中国制造,所有的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研发。
回望来时路,“风云四号”A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力量。这股科技创新之力,正在传递、传承、发展中不断积蓄、壮大并迸发。当我们手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业务服务中应用广泛的科技创新成果时,当依靠更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台风路径预报、汛期降水气候预测、气象卫星应用等关键技术时,气象科技人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气象部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事业发展的核心驱动。
科技成果频出:由点上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
过去有人认为,气象离百姓很近,气象科技却似乎离人们很远。
今年春末夏初,在首届气象科技活动周广州会场,一大批高精尖气象科技“神器”向参观者展出——“风云”气象卫星带领公众从天空遥望地球风雨;GRAPES全球数值预报系统、MICAPS4.0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等现代气象预报业务平台使天气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此刻,气象工作者将勇攀世界气象科技高峰取得的成果进行分享,让公众能在享受各种气象服务的同时,直接触碰其背后坚实的科技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气、气候、应用气象和综合气象观测四项研究计划犹如气象领域的“科学灯塔”,不断照亮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前行之路。以气象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发展需求为导向,气象部门突出数值模式发展、资料再分析与综合应用、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业务平台等核心工作重点,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瓶颈,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014年,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的启动让科学家的攻关号角更加嘹亮。包括高分辨率资料同化与数值天气模式、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及多源数据融合与再分析、气候系统模式和次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天气气候一体化模式关键技术等在内的四大科技攻关任务取得积极进展。第三次青藏高原、干旱气象、南海季风、超大城市综合气象观测等大型科学试验全面铺开。每次行动,都让气象工作者离神秘的天气气候演变规律更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气象领域形成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气象科技成果:
——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暴雨预报准确率为何悉数提高?这离不开全球和区域数值模式研发取得的新突破。GRAPES全球数值预报系统平均可用时效达到7.3天,GRAPES区域数值预报系统水平分辨率由15公里精确至10公里,实现了卫星导风、掩星折射率、地基GPS-PW等非常规观测资料同化应用的零突破。
——全国汛期降水预测准确率从65%提升到70%。汛期降水预测为何成绩斐然?中国大陆降水精细化过程演变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等一批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BCC_CSM全球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进一步完善,提升东亚地区气候、气候变化模拟和预估能力;模式集合预报和动力统计预报相结合的气候预测系统增强了气候预测能力。
——台风行踪能够被准确“捕获”,依赖于天地空一体化观测探测技术迈上了综合、定量应用的新台阶。3颗“风云”极轨卫星、5颗“风云”静止卫星形成组网观测;“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及其地面应用系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探测能力达到并部分超过国际先进水平;“风云四号”A星及其他地面应用系统使我国的气象卫星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国际先进之列。在地面之上,气象观测自动化取得较大进展,实现基本气象要素和能见度观测自动化。
——海量数据得到更好运用,这要“点赞”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是它推动了气象业务的信息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4.0投入业务应用,为精细化预报服务及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气象服务更加贴心,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研发向高科技附加和精细化、多元化发展。人工影响天气机理、模式技术等研究成果和“新舟”60型增雨飞机探测作业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
……
可以说,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影响未来。中国气象事业也正处于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让气象事业发展拥有更多可能,而气象科技也与人们生活离得越来越近。
绘就科技版图:全力发动创新驱动引擎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气象事业的科技属性愈加突出。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新引擎,就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统——而且,只抓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全速发动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五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创新作为重大战略国策。中国气象局在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方面也频频“发力”。
——《中国气象局关于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意见》《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年)》等一批科技创新路线图先后出台,进一步明确到2020年的气象科技发展目标。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后,《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推进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印发,进一步明确推进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路和重点。
——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2017年,中国气象局党组印发《关于增强气象人才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深化气象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激发气象人才科技创新活力。科技人才、科研经费管理、科技平台建设、科技评价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管理办法不断完善,气象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健全。
——经过不断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气象领域凝聚起越来越雄厚的科技力量。我国已形成由9个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25个省级气象科研所、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部门重点实验室、5个联合共建实验室、3个联合研究中心,以及各级业务单位、行业其他力量构成的气象科研与开发体系。在大气成分、大气边界层、生态与农业气象、灾害性天气等领域,14个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和22个科学试验站先后建成。2015年,新一轮的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启动,院所科技资源得到进一步统筹配置,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专业气象研究院也在建设当中。
——气象科研工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打造全新链条。围绕气象业务核心技术,中国气象局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5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高校数量达21所,合作交流不断深化。在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南京、上海、广州,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率先建立。
——我国气象科技自主创新成果、研究计划、重大科学试验推进等受到国际同行广泛关注。我国气象部门深入开展双边、多边国际合作,与23个国家签署双边科技合作协议,与160多个国家进行科技合作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始终怀着包容开放的心态,将科研成果辐射至更多国家。100多位中国专家在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和科学计划中担任重要职务,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已进入全球研究机构排名的前1%,科技成果辐射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国气象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建设科技人才队伍:汇聚成强大的创新力量
一代代气象卫星升级换代、一次次顽强科技攻关、预报准确率艰难提升……在众多创新成果背后,我国气象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中国气象局党组多次强调,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2013年,《气象部门人才发展规划(2013—2020年)》发布,提出2020年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目标。
五年来,我国气象人才工作蓬勃发展,正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蓬勃生机和强大动力。
——气象部门引才、育才和推送人才并重,先后推出“双百计划”、创新团队、青年英才等政策,并提供国内高级访问进修、气象科技骨干海外培养、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支持保障等机会,为气象人才发展提供沃土。其中“双百计划”被中央组织部等三部委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气象科技骨干培养项目纳入国家留学基金委支持项目。
——气象部门科技人才重大政策落实和实施情况跟踪机制建立起来,持续组织开展了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评价,不断推进人才工作科学化,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气象部门不单注重引才、用才,还注重从源头挖掘和培养人才。通过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共同召开气象教育工作座谈会、组建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以及大气科学类专业和气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凝聚教育部、地方政府、各大高校共同推动气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力量;与江苏省政府、教育部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四川省政府共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在河北、辽宁、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甘肃、新疆组建了8个分院,并建立了海外气象培训基地。
——气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领军人才辈出,并努力攀登气象科技高峰。当前,气象部门拥有两院院士9人,千人计划8人,万人计划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两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职专家81人,中央直接联系专家28人;正研级专家755人。围绕气象科技重点领域引进特聘专家19人,在聘科技领军人才、首席预报员和首席气象服务专家143人,气象部门青年英才61人。
——一支支科技创新团队“拔节生长”。12支中国气象局创新团队成功组建,气象数值预报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团队,气科院东亚副热带季风变异机理团队入选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还有一批代表性科研人员荣获高层次科技奖励和表彰。如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陆其峰研究员和甘肃省气象局张强研究员获2017年全国创新争先奖;气科院徐祥德院士、宇如聪研究员分别于2015年、201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测台德力格尔研究员及其团队获2015年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陈峰获2014年世界气象组织青年科学家奖。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之路见证了众多闪亮的成果,而这些闪光点则化为星星之火,照亮气象科技创新的原野,汇聚了更强动力,铸就了更多辉煌的成就。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