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干旱信息动态 》正文

曾庆存院士:坚定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自信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8-03-22 16:58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中国气象报记者 牛彦元 苗艳丽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围绕气象热点话题回应公众关切。

作为曾经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对此颇为关注。

刘雅鸣提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整体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曾庆存十分赞同。他说,如今,我国的气象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际上举足轻重,我们应该坚定我国这样一个气象大国气象科学和事业发展的自信。

“气象探测和气象预报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气象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精神,奠定了我国气象事业的国际地位。”

毫无疑问,如今,中国的气象事业发展整体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举例来说,卫星遥感和数值预报是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测的两项重器,大大提高了全世界科学防灾减灾能力。曾庆存说,近年来,这两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

曾庆存谈到,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实时监测全球天气,准确捕捉了5年来影响登陆我国的36个台风,无一遗漏,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系统也有显著的监测能力。放眼全球,由美、中、欧、日等国和地区的气象卫星组成的观测系统,可以提供大体完整的全球云层分布以及气象资料。利用这些资料,可作出时效长达7天的数值天气预报,提前3至4天较准确地预报台风登陆地点和强度,甚至可以提前7天预报台风生成,这是世界气象界很了不起的进步。其中,中国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值得自豪。如2017年投入业务使用的“风云四号”A星,是目前世界上观测项目最全的卫星之一。它具有很高分辨率以及温度和湿度垂直分布的探测功能,回传的信息能够为全球数值预报、台风预报、强对流天气和雷暴预报等提供重要支撑。

曾庆存早年在论文中首创的“半隐式差分法”,至今仍是数值天气预报的核心技术之一。回首往事,他说,数值预报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在这几十年时间里有跨越式发展。如今,我国气象部门已拥有完全自主研发并业务使用的数值预报系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广东为例,近年来当地数值预报模式的进步,使得广东省逐步实现重大气象灾害“零死亡”这样一个“了不起”的目标。“过去,一个台风袭击广东,伤亡人数可能上万,而现在能做到‘零死亡’,提前3天发布气象预警,甚至能覆盖港口和在南海作业的每一艘船只,这样的保障能力很了不起,值得自豪。”他说。

还有很多“第一”属于中国气象——地面观测站网密度世界第一,其中气象自动站之多、之密更是无与伦比,6万多个自动气象站覆盖96.5%的乡镇;气象雷达布网密度世界第一;气象服务项目之全世界第一……不仅如此,曾庆存说,“我们应该向我国全体气象工作者致敬。正是因为他们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不懈努力、全神贯注‘站岗放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着力提升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我们才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庞大气象服务体系的建成,事无巨细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社会和各行业甚至个人的活动顺利进行。”

“科学看待大气科学,向公众普及预报准确率和可预报性问题。”

不是所有天气都能准确预报。“我们要科学看待大气科学,积极向公众和政府部门普及气象预报准确率和可预报性问题。”曾庆存说。

预报准确率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原因,其一是自然界充满了偶然性、极端性。大气是流体,用物理和数学词汇来说,就是有无限多个“自由度”,想要准确摸清流体走向的细节,其难度可想而知。“就好比面对气体里面的无数分子,其中一个怎么运动,在物理上是无法确切描述的。”曾庆存说。其二是观测系统不够细致和准确,有不少现象和尺度较小的天气系统“漏网”事先没有观测到。此外,我们确实还有许多规律未被认识到,例如龙卷风这样的灾害性天气,因其先难有预兆被观测到,且触发机制充满了偶然性和极端性,想要提前预报是目前的世界性难题。

“有困难,就更要明确应不断提升预报准确率的这份责任。就更要充分认识到,还有很多天气规律等着我们去探索。”曾庆存对气象事业发展充满期望,“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整体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我们拥有先进的观测系统和大量资料。如何发挥出这些资料的最大价值,需要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也需要预报业务人员大胆使用验证和提出更高要求,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他认为,要拿出“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来提高遥感资料分析和数值天气预报应用的能力,使之定量化和精准化,也包括研制灾情(包括自然形态和人文形态的)数值预报或预估的数学模式、救灾调度决策的数学模式以及救灾行动适时调整的数学模式等。

通向美好愿景,曾庆存认为关键靠人才。他希望,气象领域能够更加重视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气象工作者团结起来,积极向实际学习、向已有的经验学习,相互学习,发挥每个人的优点;更要有勇于探索未来的胆量和创新的精神。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中国的气象成果应该走出去惠及全球。”

曾庆存非常关注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曾多次为气象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

他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气象服务走出去惠及全球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防灾减灾服务,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提升自身能力,打造有竞争力的国际气象服务品牌。

“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区域国家气象灾害频发,其中东南亚和南亚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台风等,且监测能力相对较弱。而中国具备完整的探测和预报业务技术自主研发体系,“风云二号”和“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已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采用卫星数字视频广播技术建成的“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广播分发系统(CMACast),是全球地球观测组织(GEO)的全球卫星数据广播分发体系的三个核心成员之一。而目前,CMACast用户接收站已超过二百多套,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与此同时,中国气象业务软件系统研发能力较强,气象部门自主研发的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已在“一带一路”沿线17个国家实现应用,具备一定推广基础。曾庆存建议,支持更多国家建设卫星资料接收站,为当地观测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积极实现各国资料的共享互用,让更多的国家有能力科学防御气象灾害。

曾庆存对我国能做好“一带一路”气象服务充满信心,相信我国气象学者会努力研究,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