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干旱信息动态 》正文

人民日报记者访刘雅鸣:紧抓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放松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04-17 09:41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人民日报记者刘毅 赵贝佳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气象部门将怎样落实相关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如何围绕群众新需要、新期待,提供更精准、智能、贴心的预报服务?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  

记者:人民在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对气象工作来说意味着什么?

刘雅鸣: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这体现在社会方方面面,对气象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和要求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要求服务领域更宽、内容更丰富。在服务的领域上,不仅涵盖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而且延伸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在服务的内容上,人们不仅关注温、压、湿、风等气象要素,而且需要提供关于天气影响的服务,这就要求气象部门准确地判断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是要求服务更精细、发布更便捷。现在气象信息更新的频率越来越高,需要10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更新一次;信息传递更便捷,不仅通过传统媒介,也通过网络、微信、微博以及手机客户端提供天气信息。三是要求服务更智能、更贴心。现在,公众要求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用户走到哪里,气象部门就服务到哪里。

气象部门将着力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涵,更好地满足人民和国家在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要。

记者: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刘雅鸣:气象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气象现代化作为气象事业发展总抓手,坚持趋利和避害并举,紧跟时代发展、紧贴国家需求,从更大格局谋划、更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气象现代化,着力深化改革,着力加强部门党的建设和自身能力建设,建设满足需求、功能先进、保障有力、充满活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争取早日全面建成现代化气象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怎么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等相关要求?

刘雅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晴雨预报准确率达87.2%,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从95公里缩小到76公里,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85.8%;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十二五”期间气象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从年均2956人下降到1293人,灾害损失占GDP比重从1.02%下降到0.59%,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年均达到87.6分。我国已成为气象服务体系最全、保障领域最广、服务效益最为突出的国家之一,气象事业全球影响力明显提升,2017年被正式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对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中的监测预报先导、预警发布枢纽、风险管理支撑、应急救援保障、统筹管理职能、国际减灾示范等六方面作用,大力推进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由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组织责任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等“五大体系”构成。这“五大体系”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我们将围绕这“五大体系”,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七大行动”,包括城市、乡村和海洋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重点区域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示范计划,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能力提升行动。

记者:怎样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提供更为精细、精准的预报?

刘雅鸣: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向智慧化方向发展。气象部门紧紧抓住机遇,推进智慧气象深入发展。我们将继续做好三方面工作,运用现代技术提供更精细、精准的预报。

一是收集更为丰富的实时天气情况大数据。借助物联网、微芯片、移动互联、无线传感等技术,使得气象观测的社会化更强。个人、车辆、船只、公开场所均成为气象信息采集数据源,人人都是观测员,构筑更高密度的观测网络,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防御提供全天候无缝隙的观测信息,为预报服务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

二是做出更精细、准确的天气预报。气象部门正在推动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气象智脑”发展,为智能网格预报的无缝隙时空协调、灾害性天气的智能识别、精准精细的预警预报以及气候预测等提供新动能。

三是把精准预报智能化地提供给每个人,满足个性化需求。基于机器学习、物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不同用户个体与单位开展用户画像,更精准地把专业化气象信息送达特定人群,使得用户获得定制的天气预报、灾害预警、气象影响等。

(来源:《人民日报》2018年04月17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