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 页干旱信息动态 》正文

“气象力量”助祁连山重现生机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8-06-27 10:00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祁连山,中国西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中国国家地理》曾评价说,“在太平洋季风的吹拂下,它是伸进西北干旱区的一座湿岛”“正是有了祁连山,才养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丝绸之路”。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自然与人类活动因素叠加影响下,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生态系统脆弱性更加凸显。

2017 年,中央批复《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甘肃省气象局按照中国气象局和省委、省政府部署,主动融入,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努力打造生态监测、人工增雨、评估服务、科技创新的“ 四位一体”生态气象服务新模式,以气象力量助祁连山重现生机。

“空天地一体”的生态气象监测网络,是气象部门为祁连山生态修复贡献的一双慧眼——

近年来,省气象局利用多源卫星、无人机和现有生态监测站网,定时、定点开展大气、生物、水环境等要素的监测,并与环保、水利、林业、中科院等部门建立生态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生态及气象关键要素的实时动态综合监测。

这当中, 不断更新的祁连山多要素、长序列生态监测数据库是各部门采取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建好这个数据库, 气象部门钻研多卫星遥感监测反演技术, 强化多频段卫星数据综合接收处理和应用, 拓展生态气象监测领域, 使冰川与积雪面积、水体情况、森林植被长势、沙尘等监测数据得以持续更新,形成系统数据支撑。

面对干旱这一威胁祁连山生态安全的主要自然因素之一,甘肃不断强化人工增雨雪作业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随着国家级项目“ 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 和“ 甘肃省祁连山人工增雨(雪) 体系工程” 落户祁连山, 省气象局建立最佳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指标, 实现祁连山地形云结构的实时监测识别和人工增雨作业催化最佳潜力区判定; 陆续在祁连山区建成火箭增雨点37 个、高炮增雨点18 个、焰弹作业点4 个; 在武威、张掖和酒泉开展常年和季节性的人工增雨雪, 作业覆盖面积达6000 多平方公里。据统计, 五年来, 祁连山区共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35 架次, 累计飞行时间150 余小时; 开展地面增雨作业2040 点次。人工增雨雪作业有效提高了祁连山区空中云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生态效益较为显著。

深度融入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甘肃气象部门不断提高生态气象决策服务能力,推进评估服务常态化——

省气象局密切关注政府需求, 紧盯社会热点问题,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政府重点工作积极献言献策; 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作, 与省政府督查室建立协调沟通机制, 与省环保、测绘、水利等部门探索开展设施共建和资料共享协同发展机制, 与省科技厅联合制定祁连山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研发立项指南, 与水文部门联合发布祁连山三大内陆河来水量预测产品……

气象科技在祁连山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中发挥着重要基础作用——

省气象局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过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实施, 使一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得到应用并发挥效益。譬如, 实施“ 中国干旱科学实验研究计划”, 提出利用干旱区边界层水资源修复荒漠区生态的有效方法; 依托“ 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在祁连山云水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依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祁连山地形云人工增雨试验研究”, 开展祁连山地形云综合探测试验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通过参与制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建议书, 省气象局将祁连山生态保护研究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这为今后改善和恢复祁连山生态、科学实施人工增雨雪,布下了“后手棋”。

未来,省气象局还将制定《甘肃省生态与农业气象发展规划》,加快实施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促进科研与业务服务有机结合,切实提高祁连山区乃至全省的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本报通讯员 于仕琪 记者 倪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