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用气象之笔 画美丽中国——改革开放40年气象部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中国气象报记者 简菊芳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40年,但“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子带来了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文明的“欠账”,党中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等重要指导思想。
根据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中国气象局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布局,发挥技术优势融入国家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主战场,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基础性科技保障作用。全国气象部门一盘棋,在卫星遥感监测、区域环境气象预报、重点湖泊水体环境监测治理、重点区域人工增雨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生态宜居气象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生动实践。
紧跟顶层设计主动融入,绘制生态文明建设“底图”
2009年,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举着几张卫星遥感图对中外媒体记者说:“这是我的家乡陕西退耕还林前后变化情况;2000年以前,陕北大部分区域是黄色,到现在都变绿了。”
贾治邦展示的这组图来自陕西省气象局,它们直观地展示了三秦大地生态的变化,“追踪”到了全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这一张张图,是陕西气象部门主动融入“生态陕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力见证,也是陕西全省推进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草)效果的“检验器”。
这是近二十年间陕西气象部门主动融入“建设绿色陕西”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国气象局为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全链条”式科技支撑的有力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围绕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国气象局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规划》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中国气象局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各级气象部门面向需求、主动融入、开拓创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气象保障能力建设,在服务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在绘制一张张绿色发展“底图”时,气象部门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严守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全国气象部门积极响应,已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被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各地加强生态环境气象监测能力建设,建立了以卫星遥感为基础、地面监测为补充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全国陆地和海洋全方位、多层次、长序列的生态环境监测。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长江流域的生态和绿色发展。守护长江经济带绿色廊道和生态屏障,气象部门责无旁贷。上海、重庆、浙江、湖北、江西等省(直辖市)气象部门将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开展生态红线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站的规划和建设、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生态保护修复型人工增雨作业等一系列工作。
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与制度安排,赋予了气象部门支撑保障的工作职责。一道道生态红线,成为生态保护的预警线;一幅幅绿色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验证码。这背后,是气象部门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认同,也是对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落实。
发挥气象科技优势,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智慧
人工影响天气是生态修复和建设的有力手段,是气象部门独特的科技优势。早在1958年,我国就开展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为生态建设贡献力量。此后的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各地气象部门在地方政府的领导协调和军队、民航等部门支持配合下,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对大气污染的湿沉降作用,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在水资源安全保障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明显的趋利避害作用。
三江源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之称,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也是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自2006年起,气象部门在国务院关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总体规划下实施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雪)作业。到2017年,三江源地区增加降水量577亿立方米,黄河径流量增加89亿立方米,黄河源头“千湖景观”再度显现。数据显示,自1997年开展黄河上游人工增雨科学试验以来,在水利部门区域调水的配合下,三江源的湖泊湿地面积不断增大,草地生物量和覆盖度逐年增加,江河源径也再无断流。
然而,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风险,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拦路虎”。今年6月,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发生森林火灾。通过增雨飞机与火箭的合力作业,增雨量达5000万至7500万立方米,提前完成扑火工作,避免了更多森林资源遭受破坏。
自2010年起,围绕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目标任务,人工增雨已经成为太湖蓝藻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江苏省“十三五”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将“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作为缓解蓝藻暴发的重要措施;在《浙江省应对太湖蓝藻保障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中,气象部门负责太湖流域特别是南太湖区域的气候气象分析、气温水温监测预报工作,及时提供太湖及周边水域的卫星遥感图像,在特定情况下组织人工增雨作业。
如今,气象部门由50多架作业飞机、6500多门高炮、8200多部火箭作业系统和5万余名作业人员组成的空地一体化协同作业体系已经形成,成为生态修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使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开展常态化人工增雨(雪)作业促进生态脆弱区恢复和建设等工作有序展开。气象科技力量成为构筑生态屏障及全国气象部门融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它也必将成为生态修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环境的“助推器”。
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服务渠道,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是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气象局的统一部署下,全国气象部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在生态修复、生态扶贫等方面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开展了盐碱化、石漠化、荒漠化、黑土地退化等生态脆弱区气象条件监测与影响评估,为京津风沙源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三北防护林建设、国家公园试点等提供气象保障服务,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曾经,石漠化及其带来的生态灾害,是贵州省贞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此,气象部门与相关部门专家联合攻关,科学种植适宜当地气候特点的经济作物,在治理石漠化与带动脱贫中找到共赢之道。贞丰县顶坛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经气象、农业、林业等多部门反复论证,顶坛村种起了耐旱耐贫、生命力强和寿命长的花椒。2018年,顶坛片区花椒种植面积达1.6万亩,石缝里长出摇钱树的梦想变成现实,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也得到了有效治理。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古人也告诉我们,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工作是国家重要要求。气象部门举全国之力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支撑,建立了国、省、市、县环境气象综合观测和预报预测业务体系,组建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汾渭平原等四个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并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常态化的空气质量和重污染天气工作机制,为精准减排提供大气污染气象条件评估服务。与此同时,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与环保部门开展常态化合作,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实时数据共享,20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联合开展空气质量预报。
在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在中国气象局的指导下,全国气象部门完成风能1公里分辨率、太阳能10公里分辨率精细化评估,完成全国13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太阳能资源评估;完成各级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3500多项,完成“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推进天然氧吧、气候标志、国家气象公园等生态品牌实施,助力旅游、康养等绿色产业发展;在北京、杭州、雄安新区等206个城市开展城市总体规划、气候环境容量、城市通风廊道分析、城市热岛效应评估、居住小区气候环境等气候可行性论证,在防范城市气候风险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气候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强化气候变化工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支撑,积极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围绕气候变化与大气环境协同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内外战略设计、应对气候变化立法、能源结构优化与总量控制、气候变化适应等与生态文明制度相关问题开展战略咨询,服务国家需求。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赋予了气象事业发展新的使命,全国气象部门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主动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昂扬的精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相信,在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国气象部门戮力同心,必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交出令人满意的气象答卷。
(来源:中国气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