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简介
一、概述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下称“干旱所”)是承担干旱气象专业优势领域核心攻关任务和区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的国家级气象科研院所。
干旱所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的甘肃省气象科学研究所,1986年,中国气象局批准成立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2000年,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试点单位,2001年作为中国气象局“一院八所”之一,开始进行科研体制改革,2002年,正式成立“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2004年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首批改革试点单位的改革目标验收。2016年至今,围绕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求和专业定位,以加强气象科技创新、突破气象核心技术和区域共性关键技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及发挥科技引领和辐射作用为目标,制定了干旱所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并有序开展。
干旱所主要研究任务是面向干旱气象科技发展的国际前沿,紧紧围绕国家防灾减灾、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科技需求,聚焦区域气象事业发展和现代气象业务、服务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重点解决我国干旱气象业务发展中急需的科技前沿和重大关键科技问题。
二、研究方向
1.干旱监测预报预警理论与技术
面向干旱气象科技前沿理论和关键业务核心技术,构建包含大气、土壤、水文和生态过程的全国干旱综合监测站网,开展星-空-地多源观测资料比对及其与陆面模式同化格点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发展高时空分辨干旱过程定量监测技术;集成研制包含多种干旱指数的干旱过程及干旱强度动态监测预警指标,实现针对不同对象的干旱实时监测与早期预警。开展重大干旱形成过程多环流因子及多强迫因子之间耦合机制研究,揭示土壤与植被、植被与大气、近地层与边界层及边界层与对流层多界面互馈作用影响重大干旱的机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干旱气象领域的深度融合与系统应用,研发适用于不同区域的干旱监测预测新技术1~2项,构建不同时空尺度干旱监测预测新体系,支撑全国干旱监测预报预警业务高质量发展。
2.数值模式陆气相互作用关键技术
开展我国干旱区及干旱多发区陆气-相互作用协同观测,揭示陆-气相互作用影响重大干旱的物理机制,厘清陆-气反馈作用对重大干旱形成与演变的定量贡献;构建更加适合干旱区复杂陆表及陡峭地形的陆面过程及边界层参数化研究,改进数值模式对干旱多发区重大干旱的预报预测效果,形成数值模式陆-气相互作用关键技术1~2项,提升模式对旱区强对流预报预警能力,服务“一带一路”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3.干旱灾害风险影响评估预警技术
开展干旱气候变化及归因检测,量化区域到大陆尺度干旱的空间联系和内部作用结构,评估干旱风险及其造成的水资源和粮食短缺对区域和全球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干旱程度和干旱持续时间协同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的机理,确定不同气候区、不同生态系统干旱致灾的敏感性阈值,构建基于致灾过程、考虑气候区域差异的干旱致灾指标体系,研发干旱影响评估技术;开展全国和区域干旱灾害风险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研发重大干旱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形成关键性技术1~2项,提升区域干旱灾害风险影响评估预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