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体制改革筑基引路 核心业务破题攻坚——改革开放40年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综述
中国气象报记者 宛霞 通讯员 臧海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现如今,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各个领域发展的核心支撑。改革开放40年来,气象部门通过加快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气象科技创新环境,绘就了一幅宏伟壮阔的气象科技创新蓝图。
推进气象科技体制改革 增强创新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和防御能力有限,理论研究基础较为薄弱,气象科技水平还很落后。1978年召开的全国气象部门学大寨、学大庆代表会议明确提出,要提高气象科学技术水平,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由此,气象部门迈开脚步,向四个现代化建设进军。
提升气象科技水平的关键在于推进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气象事业改革的要求,气象部门实施一系列重要措施,向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发力——
1978年,气象部门在气象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气象科学研究院(1991年更名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此后,各省级气象科研所和上海、广州等6个区域性专业气象研究所相继成立,国家、区域和省三级气象科研院所体系初步形成。
1989年,气象科学研究院强风暴实验室、大气化学实验室和云雾物理环境实验室被认定为首批气象部门重点实验室。
这期间,我国首次在南极开展气象观测,“七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气象数据高速通信网研制成功,“七五”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研究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使用,“九五”大气科学领域四大气象科学试验——青藏高原地-气系统物理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和中国灾害性天气影响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分循环试验、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研究、南海季风试验等成果发布。
2001年,中国气象局在全国率先启动公益类科研院所改革,并于2004年首个通过科技部、财政部、中央编办联合组织的总体验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2018年更名为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上海台风研究所、武汉暴雨研究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等8个专业气象研究所(简称一院八所)被确立为国家级公益类研究机构。至此,气象科研“国家队”正式组建。
与此同时,一系列激发气象人才科技创新活力的政策、举措也顺应时代发展相继推出。站在改革开放40年回头望去,《关于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推进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增强气象人才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深化专业气象研究所改革方案》《中国气象局重大业务工程负责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和实施仍历历在目。
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向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工作任务繁重的单位倾斜,各单位绩效工资具体分配加大了对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人员的激励力度……“松绑+激励”为科研人员带来诸多政策红利。
通过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和一系列激发气象人才科技创新活力的政策文件出台,进一步增强了气象科技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提升了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能力。
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攻关多点开花
21世纪,气象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加快气象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2006年,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正式提出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2007年,中国气象局与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意见》;2009年,《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09-2012年)》发布;2012年,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局发布《关于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意见》。
如果说一系列有关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方案的制定,明确了气象科技事业的发展方向,那么2014年《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2014-2020年)》提出围绕重大核心业务技术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则擂响了气象科技创新的战鼓。
2014年10月,中国气象局确立了三大攻关任务——高分辨率资料同化与数值天气模式、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及多源数据融合与再分析、次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和气候系统模式。为此,相关牵头单位组建三大攻关团队,突出攻关思路的创新性和先进性,注重攻关成果的业务转化应用,推动核心技术研发取得进展。
开门搞研究,路子越走越宽。气象部门深化与科研院所、高校以及部门间的科技合作,拓展国际科技合作,开辟了气象科技合作的新天地。
中国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曾于2007年共同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与中国科学院20多个研究所在科研开发、人才培养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实现合作。2014年,双方围绕气象业务核心技术突破,签署有关气象重大核心技术的科技合作备忘录,围绕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同化、气候预测和气候系统模式等核心技术加大合作力度,推进人才队伍培养和学科建设。
截至目前,中国气象局已与24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自2005年以来,先后与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等多个部门(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或备忘录,探索跨行业合作机制,提高合作攻关能力和成果应用水平。
中国气象局还与23个国家签署双边科技合作协议,与160多个国家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气象部门相关科研业务单位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领域与深度,其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入选科技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被确认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支撑气象现代化发展成效显著
2016年9月,全国气象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此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气象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业务应用,为此,中国气象局印发《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试行)》等文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开放共享。同时,支持和鼓励中国气象学会发挥行业组织优势,设立奖项,进一步健全科技奖励机制,推进成果转化应用。
进入新时期,以气象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凝练关键科技问题,气象科技创新取得了新成效,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在业务中广泛应用的气象科技成果——
全球和区域数值模式研发取得新突破。GRAPES全球数值预报系统平均可用时效达到7.3天,超过T639业务模式,GRAPES区域数值预报系统水平分辨率由15公里提升至10公里,实现了卫星导风、掩星折射率、地基GPS-PW等非常规观测资料同化应用的零突破。
气候预测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大陆降水精细化过程演变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研究等一批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BCC_CSM全球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进一步改进完善,提升了对东亚地区气候、气候变化模拟和预估能力。
天空地一体化观测探测技术迈上综合、定量应用新台阶。现已形成由3颗风云极轨卫星、5颗风云静止卫星组成的卫星组网观测;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探测能力达到并部分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被称为“中华慧眼”的风云四号A星及其地面应用系统全部为自主研制,我国的气象卫星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2018年12月18日,适逢改革开放40年的重大时间节点,中国气象局印发《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工作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聚焦核心技术攻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发展机制,着力增强核心科技创新能力,为下一阶段的气象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科技创新是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气象事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行动计划》的印发实施,是气象部门在“十三五”时期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建设,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开展气象科技创新工作的集中体现。展望未来,继续把气象科技创新摆在气象事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坚持把气象科技创新贯穿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全进程,仍将是描绘气象科技创新这幅蓝图的重点。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8年12月26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