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创下中国“70年来最热” 气候变化引发珠三角旱情连锁反应
3月初春的温暖刚使樱花开放、柳树发芽,气温就要在一夜之间回到冬季。
3月16日至18日,受一股转折式冷空气影响,中东部现大面积“换季”式降温,北方将重返寒冬,南方偏高的气温也会大幅回落,例如太原的降温幅度达21℃,15日的最高气温是25℃,到17日最高气温只有4℃,合肥的气温降幅也达19℃。
如此极端的降温或许是延续了2021年气候的特点。近日由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公报(2021)》(以下简称“《公报》”)指出,2021年中国气候暖湿特征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强发广发并发,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寒潮过程多,极端性强,影响范围广,2021年发生并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有29次,其中寒潮过程11次,较常年(5.2次)明显偏多,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
近日发布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周期第二工作组报告”提出,中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刘俊国说,这份报告专门设立了第四章“水”,评估了现在与未来的水安全风险。全球约40亿人每年遭遇至少一个月的严重水资源短缺问题,水相关灾害与全球变暖息息相关。
与去年多雨的北方相比,2021年对广东来说属于异常枯水的年份,今年春节前后广东迎来了比往年范围更广的咸潮,一些地方的自来水变咸,水压变小,甚至停水。当地鼓励居民节约用水。之后通过“压咸补淡”等确保了天文大潮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用水。
极端的气候
据《公报》, 2021年气温创1951年来新高,全国平均气温10.5℃,较常年偏高1.0℃。在汛期暴雨过程强度大,如河南特大暴雨极端性显著;区域性阶段性气象干旱明显,华南干旱影响较大;寒潮构成多、强度大,极端低温频现。各区域中,华南降水量偏少,华北地区则为1961年以来最多;七大江河流域中,珠江流域降水量偏少,其他均偏多。
具体而言,去年全国平均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0℃)12.0天,为1961年以来次多,仅少于2017年(12.1天),极端高温事件和极端低温事件均偏多。2021年高温过程为1961年以来最多,年内发生区域性高温过程9次,比常年偏多5次。高温过程结束时间为历史最晚,南方结束时间较常年(8月30日)偏晚36天。这也使夏季用电高峰持续时间变长,广东等地发布了有序用电方案。
全国有23个省(区、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多,其中天津偏多83%、河北偏多71%、北京偏多70%,均为1961年以来最多。7个省(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其中广东偏少24%、广西和福建偏少13%。
《公报》梳理的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中包括,华南阶段性气象干旱造成严重影响。2021年华南地区降水量偏少16.9%,为2004年以来最少,阶段性气象干旱特点突出,虽然期间偶有台风可暂时缓解旱情。但气象干旱的频发使华南土壤墒情低,江河水位下降,山塘水库干涸,对农业生产、森林防火、生活生产等产生了不利影响,珠江口出现咸潮,影响对港供水和电网安全等。
今年春节前后珠江流域出现了罕见的可以影响到广州的咸潮。华南理工大学水利工程教授黄国如说,珠江口的咸潮问题在过去的十多年间长期存在,首要原因是珠江流域本身的特点,其次是人口密度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更大。一般咸潮靠近入海口,比如珠海、中山,而去年降水量少,导致咸潮上溯,以至影响到广州、东莞等地。
近期发布的IPCC第六次评估周期第二工作组报告提出,中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此前发布的第一工作组报告科学界已形成一些共识,包括人类活动造成的变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认为影响正在导致包括热浪、强降水和干旱在内的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为频繁和严重。
第二工作组报告的主题是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报告信息显示,自2008年以来,毁灭性的洪水和风暴每年迫使超过2000万人离开家园;全球有一半人口每年至少有一个月面临用水不安全问题。仅在未来十年内,气候变化就会将3200万至1.32亿人推向极端贫困。到本世纪中叶,由于海平面上升,10亿人将面临更大的洪灾风险。
刘俊国表示,人为气候变化影响水安全,增加了由社会经济因素造成的水资源脆弱性。全球升温1.5℃到3℃间,洪水风险将会翻倍,随着升温进一步加剧,经济、农业、水电潜能损失也会随之增加;在2℃和4℃变暖情景下,全球将有30亿~40亿人面临物理性缺水问题。在本世纪后半叶,若不控制升温幅度,由气候引起的水文变化还将造成大量人口流离失所。
亚洲的温升幅度高于全球平均值。报告指出,中国是全球因热带气旋和风暴潮灾害冲击损失最严重的十个国家之一。海平面上升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位居世界首位,广州是世界上最容易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经济城市之一。
遭遇干旱的广东
尽管广东降水丰富,水库湖泊众多,但人均水资源量少。东莞水务局的统计显示,东莞水资源量平均为21亿立方米,按常住人口1000万计算,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52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量的七分之一,远低于国际上人均500立方米的警戒线。东莞水资源不足,属于缺水型城市。
珠江有西江、北江和东江三大支流。“东江承担着深圳、东莞、香港和广州等城市的供水。”黄国如说,这些地方人口密集,东江长期以来供水矛盾比较大,每年到枯水的时候用水比较紧张。
自2020年秋季以来,由于降水量不足,东江流域遭遇秋、冬、春、夏连旱,水位持续走低。当海平面上升、上游来水减少、生产生活用水增加等情况出现时,咸潮便会加剧。咸潮是沿海河口附近的一种水文现象,当上游径流动力不足,高盐水体随涨潮流,沿着河口的潮汐通道向上推进,海水倒灌,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或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其中上游来水减少是形成咸潮的决定性因素。咸潮是珠三角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2021年12月6日,广州市水务局发布的《关于水利部认为珠江流域旱情形势严峻需提前防范的舆情处理情况》显示,当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平均降水量1353.8毫米,较近十年同期偏少25.0%,10月份,外江来水量较往年同期偏少3~6成。对今冬明春旱情的研判是,气象干旱发展概率偏大,水库蓄水量、外江来水都偏少,咸潮上溯问题将更加严峻。
几天后,广州自来水公司就通报,受天文大潮和东江上游来水减少影响,咸潮持续时间延长,新塘水厂、西洲水厂原水取水量锐减,目前已造成广州包括黄埔区以及天河局部地区(高地势区域及管网末端区域)供水压力显著下降,部分区域有可能停水。
广州节水办还向市民发出《节约用水倡议书》,倡议全社会树立节水意识;全民践行节水行动,尽量缩短用水时间;全行业提高用水效率,企业需进一步强化节水管理,健全节水管理制度。
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英国多次召开会议,提出应对珠江流域的冬春连旱、咸潮。2022年2月23日,李英国在“珠江压咸补淡保供水”专题会上指出,自2021年入冬以来,珠江流域遭遇的6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仍在持续发展,珠江流域的西江、东江来水持续偏少,预测后期来水仍将偏少,再加上春节后农民工陆续返城返工供水需求增多等,珠江三角洲供水形势严峻。
当受咸潮影响时,因水厂没有“咸水淡化”设备和工艺,自来水中会有咸味。据东莞市水务局,咸潮期间,东莞取水口氯化物含量最高达到1515.0毫克/升。严重时,部分水厂出现连续14个小时不能取水的困境。到2月8日,东莞部分水厂停止取水累计达89天。咸潮严重影响之下,东莞部分区域自来水出现口感变咸、水压下降的现象。在抗旱防咸保供水专班的努力下,咸潮未对东莞居民生活及经济社会造成大的影响,未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停水现象。
广东省目前正通过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解决深圳、东莞、广州南沙等地的发展缺水问题,并改变目前受水区单一供水格局,提高城市的供水安全性和应急保障能力,工程于2019年5月开工建设,投资约354亿元。
对于华南地区的严重干旱今年是否会持续,3月初,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绍,2月以来,南方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9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多。据预测,春季江南大部和华南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可能有阶段性气象干旱发生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阔表示,在持续性的旱灾中,由于灌溉用水紧缺,农业社群的生计最容易受到影响。广东今年有几次大范围的降水,土壤墒情有所改善。根据水利部预估,珠江流域旱情可能持续发生,农业生产肯定会受到影响,直接影响体现在灌溉用水紧缺,作物生长受限,产量受损,产品质量下降;间接影响价格、生计、生态等诸多方面。其中需水量较大的水稻、蔬菜受影响最为显著,水产养殖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来源:中国经营报 记者 万笑天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