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所三项改善科研条件专项项目进行验收

4月24日,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计划财务司在兰州组织召开干旱所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改善科研条件专项项目验收会。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局机关服务中心、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5名专家,甘肃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启国,科技处、计财处、干旱所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干旱所详细汇报了“西北区域天气气候数值预报信息化建设”“农业干旱综合观测试验平台建设”“我国北方陆-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试验平台补充建设”三项项目建设内容及执行情况、项目建设管理、项目投资使用、项目仪器使用及发挥效益等情况。专家组根据汇报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质询讨论。
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三项项目均按照改善科研条件专项相关规定和项目实施方案完成建设内容,达到预期目标;在业务中发挥了显著效益,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撑;项目验收材料齐全、经费使用合理、符合验收要求。
杨启国副局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干旱所要加强对科研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和数据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安全、规范、有序运行。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业务发展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强化观测数据共享开放,在重大天气过程、预报监测预警服务中发挥效益。
25-27日,专家组一行赴乌鞘岭气象站、武威国家气候观象台、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及周边台站,对项目购置的农业干旱综合观测设备及陆-气相互作用观测仪器等进行了实地核验。通过查看设备运行日志、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功能、与台站技术人员交流等方式,详细核查了设备的安装规范性、运行稳定性及数据接入业务系统的实际效果。专家组还重点考察了设备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成效,并就仪器日常维护、数据共享机制优化等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后续设备效能持续发挥提供了指导。此次现场验收进一步验证了项目建设成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专家组特别强调,这种“设备-数据-应用”的闭环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了科研成果向业务服务的转化效率,建议将其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气象观测网络推广。(拟稿:杜亚卓 杜昊霖 审核:王鹤龄 发布:杜亚卓)